望着直耸入云的老君阁,
陈卫国想起了城都旅游攻略图,里面对老君阁所在的青城山有过介绍。
青城山位于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距城都市区近七十公里。
其景区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千米。
它是邛崃山脉的支脉,全山树木青翠、葱葱郁郁、四季常青,群峰环峙,形若城廓,故得名青城山。
并且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是大夏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发祥地之一。
当然,对于名山,肯定不会缺乏神话故事。
相传轩辕黄帝曾经敕封青城山主神宁封子为“五岳丈人”。
因此青城山又叫“丈人山”。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创立了天师道,又称正一道。
张道陵创立道教初期,因为在民间收人入道时,需缴纳五斗米,所以在民间也被称为“五斗米道”。
青城山中的众多宫殿、道观,依山而建,尽显道法自然的道家教义。
老君阁建于青城第一峰——老霄顶。
老霄顶海拔1260米,也是青城山的最高峰。
老君阁原名呼应亭,始建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
相传,道教始祖在这里讲过道,故改名老君阁。
陈卫国看到这个阁楼的油漆,还有周边的建筑,都比较新。
想必是新近翻修不久的。
只是此塔的底座,不知道有没有过改动。
既然塔楼地面以上的部分是现代修建的。
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州鼎在里面。
梁洲鼎最可能藏身的地方就是塔基。
或者塔基周边地方了。
上次在昊天塔找到冀州鼎,也是在塔基以下的位置找到的。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就是不知道老君阁里面会不会藏有什么道教典籍。
如果有机会,他倒是想拜访一下天师教的当代掌门。
如果这老君阁没有什么典籍的话,想必掌门应该会有的。
陈卫国拾级而上,两分钟后来到了老君阁的门口。
这时候,门口的香火很是鼎盛,来老君阁烧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现在不是收取梁洲鼎的时候,不过并不耽误他用精神力扫描搜索。
在旁边的售香处买了三炷香,走到老君阁大殿,给道教始祖上了香,磕了头。
这里是庙宇位置,晚上陈卫国可能会在这里动土,这香也算是给道祖赔罪了。
陈卫国像个普通游客一样,在老君阁附近转悠。
他也爬到了阁楼的鼎上去看了看青城山的远景。
在转悠的同时,精神力始终在老君阁的地面之下寻找。
同时,配合着雍州鼎和冀州鼎生发出来的感应,来确定梁洲鼎的具体位置。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老君阁附近这种感应忽隐忽现,
并不能确定梁洲鼎的具体位置。
之前在山下的时候,他也没想起来用两个州鼎确定一下梁洲鼎的方位。
现在倒是有点犯难了。
他在雍州鼎内世界,查看到梁洲鼎的具体位置时,
老君阁这个塔楼就是最醒目的标记。
当时想当然的就认为,梁洲鼎埋身在老君阁的塔基以下。
现在看来,事情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老君阁对自己的感应有干扰作用。
前世的时候,他并不怎么相信神神鬼鬼的东西。
现在他自己都穿越了,而且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
也没有发现什么能够回去的迹象。
现在,在老君阁附近出现感应被干扰的事情,这也由不得他不相信这些了。
“今天晚上还是得再次确定一下梁洲鼎,到底在不在这个老君阁的塔基以下!”
花了小一个小时,没有什么收获。
陈卫国则随着人流下山。
同时精神力还在一遍一遍的仔细扫描着脚下,及周边的地面以下。
空气中,他的精神力能够探查到一千米之内的东西。
到了地下,直接减成了一百米。
就是说,他最多能够探查到地下一百米的距离,
再远就没有办法了。
就算是梁洲鼎在101米的位置处,陈卫国也发现不了。
一百米看着挺多,可是放在这种大面积的名山大川里,
根本就顶不了什么大用。
该找不到的的时候,照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