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乐园之劫

关灯
护眼
第13章 大理寺卿之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晨光初露,将皇城的琉璃瓦染上一层金辉,檐角的铜铃在微风中轻晃,发出细碎的叮当声,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朝会奏响序曲。

百官身着簇新的朝服,绯色、青色、紫色的官袍在晨光下层层叠叠,如同铺开的锦绣画卷。

他们自发地跟在文锦王身后,脚步轻缓却有序,朝皇城门口走去。石板路上还残留着昨夜露水的痕迹,踩上去微凉,却丝毫不影响众人此刻复杂的心情。

宰相杨广荣快走两步,与身旁的镇国林帅并肩而行。他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试探:“武王大捷归来,这消息昨夜便传遍了京城。太子殿下这储君之位,怕是要坐不稳了。”说罢,他眼角的余光悄悄扫向队伍末尾的李威,见对方依旧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才稍稍松了口气。

林帅微微颔首,目光越过人群,望向远处巍峨的城门。城门上方的“大炎皇城”四字匾额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却映得他眼底多了几分感慨:“武王自小便才华出众,文韬武略皆在皇子中拔尖,本就是储君的最佳人选。若不是太祖皇帝留下‘立长不立贤’的规矩,这太子之位,根本轮不到大皇子。”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如今武王带着赫赫战功归来,太子妃又闹出那般丑闻,陛下怕是真要重新考量储君之事了。”

两人的对话虽轻,却一字不落地飘进了李威耳中。他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浅影,遮住了眸中的情绪。

谁也不知道,就在方才文锦王暗中试探他,让他在文臣丞相与武将林帅之间选边站时,无论他选哪一方,文锦王都会借题发挥,怒斥他没有主见。还好李威躲过了这一劫。可偏偏,武王归来的喜讯冲散了文锦王的注意力。

李威悄悄攥紧了袖中的手,指尖触到一枚冰凉的罗盘——厄运罗盘。

悄悄拿出袖中对准朝会殿的炎武,接受百官的道贺,汇报西北边关战况。罗盘上的指针飞速转动,最后停在了一个数字上——7000。

看到这个数字,李威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7000的气运值,他轻轻摩挲着罗盘,心中暗道:武王你果然是一条大肥鱼。

不多时,众人便抵达了皇城门口。城门两侧的卫兵身着玄铁盔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如松,见文锦王到来,齐齐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参见陛下!”文锦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目光却紧紧锁定着远方的官道。

一阵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惊雷般在空旷的官道上回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支军队正朝着皇城方向行进。武王身后还有两名身高30米的巨人,身材魁梧,一身铠甲,这样的体型攻打城门也许只需要一锤,异常的抢眼。

军队前方,一面红色的“炎”字大旗迎风招展,旗面用金线绣出的火焰纹路在晨光下跳跃,仿佛真的有烈火在燃烧。旗手身材高大,身着红色战甲,腰间配着一把长刀,每一步都踏得稳健有力,将大旗举得笔直。

大旗下方,一名身着银色盔甲的年轻将领骑在一头墨麒麟上,身姿挺拔如松。那墨麒麟通体漆黑,鳞片在阳光下泛着幽光,四蹄踏在地上,每一步都带着厚重的力量感,偶尔发出一声低沉的嘶吼,尽显神兽的威严。将领的银色盔甲上镶嵌着数十颗红色宝石,宝石被打磨得圆润光滑,在晨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将他衬得愈发英武。他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看透人心——正是平定西北叛乱归来的武王,炎武。

炎武远远便看到了站在城门正中的文锦王,立刻翻身下马。他动作利落,银色盔甲在翻动间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落地时稳稳当当,没有半分踉跄。随后,他快步走上前,在文锦王面前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儿臣炎武,领兵平定西北叛乱,特来向父皇复命!”

“好!好!”文锦王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快步上前,伸手扶起炎武。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儿子,见炎武虽面带几分疲惫,眼底却依旧闪烁着明亮的光芒,精神饱满,心中的喜悦更甚。他拍了拍炎武的肩膀,语气中满是欣慰:“辛苦你了,我的儿!此次你平定西北,为大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朕一定要重赏你!”

武王微微躬身,态度谦逊,脸上没有多少喜色:“儿臣能平定叛乱,全靠父皇的英明领导,制定了周密的战略,也靠将士们奋勇杀敌,不畏生死。儿臣不过是奉旨行事,不敢居功。”他的声音温和却坚定,既表达了对文锦王的敬重,又不忘提及将士们的功劳,引得身旁的百官纷纷点头称赞。

文锦王哈哈大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