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关灯
护眼
第414章 中都议策窥敌隙,两路兴师图破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中都的春末夏初,暖风裹着槐花的香气,从大安殿的窗棂钻进来,拂过殿内鎏金铜炉里升起的檀香,交织成温润的气息。

殿外的古槐枝繁叶茂,蝉鸣断断续续,与殿内的议事声交织在一起,却掩不住君臣脸上的凝重。

巨大的舆图铺展在殿中长案上,红色标记的义军占领区从河北沧州、河间延伸至山东济南、济州,形似一枚拉长的葫芦,窄颈卡在河北与山东之间,在烛火映照下,像一道醒目的裂痕。

老将军夹谷吾里补身着银色山文甲,俯身用拐杖沿着舆图上的红色区域划动,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诸位,请看,叛军所占之地北宽南阔,中间仅靠一条官道连接,形如葫芦——此乃天然缺陷,首尾难以呼应。且这片区域与宋境隔绝,最近的海州距济州三百余里,宋军若想驰援,需绕经淮泗、运河,需靡费时日方能抵达。”

说完,夹谷吾里补看了看徒单合喜。

徒单合喜会意,将他与几位将军这两日商议的作战计划说了出来,“我大金若趁此机会分兵两路,北路进攻河北叛军主力,南路由汴梁向东奔袭济州断其退路,叛军必陷入绝境!到时候宋廷也无能为力!”

他话音刚落,御史大夫白彦敬便出列,青色公服的下摆扫过青砖,神色严谨。

“合喜元帅所言虽有道理,然老臣有一问——南路军奔袭济州城,需沿着济水行军,还要途经叛军控制的济州周边郡县,元帅不觉得战线长了些吗,若遇伏击如何应对?且数万大军奔袭,粮草补给需沿途转运,若被叛军斥候察觉,断我粮道,后果恐不堪设想!”

乌延蒲卢浑同样拄着拐杖,上前一步,拐杖顶端轻触舆图上济州周边的位置,白发在烛火下泛着银光。

“白御史顾虑甚妥,然老臣已有应对之策。我大金骑兵罕逢敌手,河南山东之地地势于我骑兵有利,且周边郡县守军多为叛军老弱,南路可遣将率骑兵昼夜疾驰突破防线。粮草则用皮囊封装,由骑兵随身携带,沿途只取民间饮水,不恋战、不扎营,五日之内必达济州。待拿下济州,再从河南调粮补给,可保无虞。”

翟永固手持象牙笏板,补充道:“陛下,老臣以为,南路军奔袭需速战速决,还需派一支轻骑提前清理沿途斥候。另外,河北、河南两地粮草需提前调拨,北路军多从燕云取粮,南路军多从汴梁府库支取,户部需即刻派人督办,确保两军粮草无缺。”

金世宗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上的玉镇纸,目光扫过殿内诸臣:“两路出兵,北路已有合喜元帅统领,南路需择一得力将领。宰相纥石烈良弼有意举荐完颜彀英,诸位以为如何?”

完颜襄这时上前一步,年轻的脸庞上满是锐气,银色轻甲衬得他身形挺拔。

“陛下,完颜彀英元帅乃开国功臣完颜银术可元帅之子,战功赫赫,确是南路军统帅的不二人选!臣愿随彀英元帅出征,在阵前历练,为大金效力!”

翟永固也躬身附和:“陛下,完颜彀英去年还在汴梁整饬防务,对济州方向的官道、河渠了如指掌。完颜襄将军年轻有为,北路军兵多将广,不如让其传讯后留在彀英元帅麾下,随南路军历练,既能增长经验,也能协助彀英元帅调度兵马。”

徒单合喜也附和道:“陛下,完颜襄熟悉骑兵战术,若让他在彀英元帅处学习,必能学得真本事。”

金世宗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舆图上的汴梁标记——那里是南路军的出发点,也是大金在河南的要冲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传朕旨意!任左副元帅完颜彀英为南路军都元帅,率五万河南精锐,自汴梁出发,奔袭济州,完颜襄传达作战计划后留在南路军辅佐彀英元帅。令外,命西北路防御使蒲察世杰,率两万兵马出陕西凤翔佯攻,牵制西路宋军,不得让其驰援义军或是奔袭河南!”

“遵令!”内侍高声应诺,转身快步出殿拟旨,靴底踏过青砖的声响在殿内回荡。

工部尚书这时躬身道:“陛下,如意战车已赶制十辆,再有几日便可完成另外半数。按元帅之意,北路军、南路军各分十辆。战车均配备铁制撞角与箭窗,可攻可守。”

“好!”金世宗点头,目光转向徒单合喜,“合喜元帅,北路军何时可启程?”

徒单合喜站直身体,甲叶碰撞发出清脆声响:“陛下,北路军十万将士尚有两万在燕云集结,粮草、军械已准备过半,预计十日后便可出发,出征后,臣意先与完颜奔睹元帅在南皮附近汇合,随后夹攻河间、沧州,寻机消灭叛军主力!”

乌延蒲卢浑走到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