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刚才有人说侦察系,出了个有点指挥天赋的学员,我还当是谁呢。”
罗耀武摇了摇头,随即,他示意了下电脑屏幕上的建模数据,问道:“知道这是哪个单位嘛?”
“不清楚。”陈默很诚实的回应道:“但这应该是38军某个单位,也是前段时间从63军和38军收集的,近三年装甲部队演习数据之一。”
其实陈默的理解很简单。
本来这个提议就是他提的,基层部队这几年演习数据惨烈到甚至没眼看,他最清楚。
没办法,谁让他担任过机要秘书呢。
而上一世担任时,这些数据恰好有一大批到了该销毁的时候,陈默在监督销毁时,也看过一些。
目前63军内部压根没有装甲团级单位,那只能是大名鼎鼎的38军了。
“确实是38军坦克六师。”罗耀武点点头,而后似乎又觉得不对,纠正道:“现在不叫坦克六师了,应该叫装甲六师。”
“而你刚才看的数据,就是1997年九月,装甲六师24团打出的成绩。”
“军部要求这次培训基地,要和装甲六师大力合作,瞄准数字化改装,当然了,这是以后的事。”
“你通过这些数据,能看出当初的24团,究竟输在哪里了?”
这次的询问,想要回应难度就高多了。
陈默毕竟不是24团的人,更没有经历过那次演习。
单凭复盘后的数据,还原整个作战的过程,不能说做不到,但肯定不会一眼就看出来啊。
所以,陈默没有立即回应。
他摁着键盘持续的拉后续的数据,看看下属的坦克连,人员以及战车战损情况。
当看到其中两个坦克连,都是在演习后半程失去战地机械维修能力,战地抢修吊装车辆不是抛锚就是趴窝,导致全团一半的主力,整体组织机动效率损失。
陈默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要知道,组织机动能力损失一半,要是换成突击能力,那损失更严重啊。
毕竟,机动组在相对有力条件下,不太可能损失。
连机动都没了,让突击这种步坦机械化体系结合的进攻形式,还怎么去展开?
直接趴窝了都。
这还只是其中两个主力连的损失,另外一个主力连更狠。
全连从连长到指导员,6名干部在中后期陆续战损,士兵战损近60人,由当时的上士(1997年上士是义务兵)接替指挥。
等演习结束,该连战斗力几乎损失达到100%,这都不是等于全军覆没了,而是真正的全军覆没。
全连连一个能开枪反击的后勤兵,都找不出来。
说实话,哪怕前几年战争打得那么惨烈,也很少有全连一个人都回不来的啊。
如今,装备越来越齐全,火力越来越猛,却能打出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