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丽听到何大清的话,也是笑了。
“何老哥说这话就见外了,都是街坊邻居,看着孩子挨饿哪能不管?
再说雨水那丫头懂事儿,谁见了不心疼。”
何雨水也红了脸,小声说:“谢谢小丽婶子。”
张建国摆了摆手:“多大点事儿,不值当谢。你刚回四九城,打算长住?”
“是打算把户口迁回来,往后就跟孩子们在一块儿了。”
何大清说着,拿起带来的酒和点心递了过来。
“一点心意,希望你们能收下。”
孙晓丽和张建国连忙推辞:“不用了,这些家里都有,你还是带回去给雨水吃吧。”
何大清却是摇了摇头:“这些东西家里买的还有,这是特意感谢你们的。”
双方就这些东西又是一番拉扯,推让了半天张建国还是收下了这些东西。
几人正聊着,95号四合院里,傻柱却正蹲在自家门口抽烟,眉头也是拧得紧紧的。
一想到自己父亲去了张明家,他的心里就堵得慌。
倒不是气父亲谢人家,而是忘不了当初张明给他的那几脚。
虽然自己是受了易中海的蒙蔽而动手,可张明那小子下脚也太重了。
“爸也是,谢就谢呗,非得上赶着凑近乎。”
傻柱狠狠吸了口烟,烟头扔在地上碾了碾。
“那小子看着老实,下手可真黑.....”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觉得那肚子上的疼像是刻进了骨头里,连带着看张明一家都带着股别扭劲儿。
正在张明家里的何大清要是知道他这心思,怕是又要骂他小心眼。
可傻柱自己也没法子,有些结,不是说解就能解开的。
夕阳渐渐沉下去,张明家的院里还飘着说话声。
而四合院里的那点别扭,却像墙角的阴影,悄没声地跟着傻柱进了屋。
大年初四的清晨,这个年也已经算是过了。
那个年代假期短,初三一过,该上班的上班,该忙活生计的也得动起来。
张明一家吃过早饭,正收拾着东西,就听见四合院后院传来动静。
“都到后院来一下,有桩事跟大家伙儿说道说道!”
易中海在前、中、后三个院子里都吆喝了一声。
院里的人虽有些纳闷,还是陆陆续续往后院凑。
张明和张建国也跟着过去,想看看究竟。
后院里,龙老太太端坐在一把椅子上,神色平静。
易中海和一大妈站在一旁。
见人来的差不多了,易中海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天把大伙儿叫来,是有件事想让院里的老少爷们做个见证。
我打算认老太太当干娘,往后给老太太养老送终,尽一份孝心。”
这话一出,院里顿时起了点小动静。
傻柱撇了撇嘴,心里嘀咕这易中海准是又憋着啥主意。
贾张氏则笑着说好,眼里却飞快地掠过一丝算计。
只有几个老人点点头,觉得易中海总算是做了桩正经事。
“老太太,您要是愿意,就受我们老两口一拜。”
易中海说着,拉着一大妈“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易中海两人手里各端着一杯茶,递到聋老太太面前。
聋老太太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放在旁边的小桌上。
她缓缓说道:“既然认了,往后就得有个样子,别让人戳脊梁骨。”
“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心!”
易中海磕了个头,语气稍显郑重。
一大妈也跟着磕了头,算是把这层关系定下了。
众人纷纷道贺,院里一时热闹起来。
虽然大家看不惯易中海贪傻柱兄妹钱额做法,可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和他们闹得不愉快。
张明站在人群后,看着这一幕,心里跟明镜似的。
易中海为了还何大清钱的事急得团团转,差点惹上牢狱之灾。
如今突然认了聋老太太当干娘,多半是聋老太太掏了钱,帮他解了围。
这认亲,更像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
张建国在他耳边低声说:“这易中海,算盘打得真响。”
张明没应声,只是看着聋老太太那张看不出情绪的脸。
这院里的事,看似风平浪静,底下的勾心斗角,怕是才刚刚开始。
毕竟他可是知道,这都到了60年了,贾东旭离上路也不会太远了。
看完易中海认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