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关灯
护眼
第574章 定策安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得慕白应允出仕,贺烽心中大喜!

当即邀其同乘一车,返回大同城!

车上,贺烽便将西京路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尤其是民生凋敝,流民安置,吏治混乱等情况,向慕白一一陈述……

慕白凝神静听,不时发问,问题皆切中要害,待贺烽讲完,他略作沉思,便条分缕析地提出数条方略:

“王爷,西京路新定,首在安民,安民之要,一在赈济,二在秩序,三在希望……”

慕白言语清晰,逻辑分明:

“当下急需,其一,立即开仓放粮,赈济城中饥民及周边遭兵灾的百姓,同时以工代赈,组织青壮参与城池修缮,道路疏通,使其得食,亦免生乱……”

“其二,迅速张贴安民告示,明确我镇朔军法纪,宣布减免今明两年赋税,鼓励流民返乡,归还田宅,对无主之地,可登记造册,分予无地贫民及有功将士家属耕种,收取定额田租,”

“其三,整顿吏治,金人所设官吏,凡有劣迹,民愤极大者,立即革职查办!能力平庸但无大恶者,可暂留观后效,”

“愿效忠我镇朔军且有才干的辽宋金旧吏,乃至本地士人,当大胆启用,需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体系,使政令通达!”

“其四,稳定商贸,大同乃北方通衢,商路畅通则物资流通,民生可复!”

“当废除金人苛捐杂税,设立公平市易,保护往来商旅,同时……”

……

一路上,慕白侃侃而谈,每一项政见都具体而务实,绝非空谈!

贺烽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已经乐成了一朵花!

心中暗赞李御,果然推荐了一位大才!

面前的这慕白,对基层内政治理的熟悉程度,远超自己麾下绝大多数将领!

“先生所言,皆切中要害!”

贺烽抚掌道:

“只是千头万绪,需一得力之人总揽,我意,暂设西京路行营总管府,总揽军政民政,便请先生出任总管府长史,代我行安抚使之权!”

“李御为辅,专司军需协调,一应民政事务,皆由先生决断,先生可愿上任?”

慕白微微一惊,没想到仅是一面,贺烽竟如此信任!一上来便赋予如此重权!

他感受到了贺烽的诚意与魄力,再次躬身:

“蒙王爷信重,慕白必竭尽所能,安定地方,以报王爷知遇之恩!”

贺烽闻言不禁开怀大笑!

自起兵以来,还少有什么人什么事能让他的心情能如此舒畅!

原因无他,镇朔军又添一员干吏!这对于整个镇朔军来说,都将是无尽的助益!

……

一行人回到帅府,贺烽立刻召集李锐武,张德柱,董怀安等核心将领,向众人正式引荐慕白!

当他宣布对慕白任命时,堂下众将皆不语,

对这样一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军中众将除了李御,没有一个人拿正眼看人的……

贺烽也知道,这样一个身无尺寸之功的文人,能如此骤登高位,下面人一定颇有微词!

……

李锐武捅咕捅咕身旁的张德柱:

“就这么个小白脸儿,你信不信,最多三天就得拉稀!”

张德柱对李锐武的判断嗤之以鼻:

“最多两天!……你要不信咋俩赌一坛子酒的!”

……

众将心中不满,但在贺烽面前却不敢展露一分,这可不是默认接受了这新来的,而是出于对贺烽的绝对服从……

贺烽看着众人的神情,也是一阵的头大,他肃然对众将道:

“自此之后,慕白先生之令,便如我之令,民政事务,皆由其统筹,诸位需全力配合,不得掣肘!”

“我等在前方浴血奋战,若后方不靖,则前功尽弃!望诸位谨记!”

“末将遵命!”

众将齐声应诺!

李御在一旁看着,众将的神情他自看在眼里,尤其是李锐武跟张德柱在下面窃窃私语

李御心中暗道,这慕白此行上任,怕并不顺利……

若不是众人看贺烽对这书生如此看重,光是张德柱李锐武这俩活祖宗这一关,恐怕慕白都难过得去……

既然人是自己推荐的,必要时自己还是要推一把,不然就军中这些骄兵悍将,就得把这书生活吞了!

……

在贺烽的倾力力捧之下,慕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