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有的是为了保家卫国,有的是为了报答君主的恩情,有的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虞朝,奋勇杀敌。
军旗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那鲜艳的旗帜仿佛是燃烧的火焰,为军队加油助威。旗帜上绣着虞朝的标志,在风中舞动时,仿佛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象征着虞朝军队的威武和不屈。每一面军旗都代表着一支队伍,它们在风中相互呼应,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战马也似乎感受到了即将出征的紧张气氛,不时地嘶鸣着,马蹄声踏在地上,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显示出军队的威武和气势。战马们昂首嘶鸣,它们的鬃毛在风中飞扬,仿佛是一群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充满了力量和活力。这些战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的,它们与士兵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战场上,它们将与士兵们并肩作战,共同为虞朝的荣誉而战。
就在这时,虞朝第十四君主伏羲李丁身着庄重的王服,迈着沉稳而威严的步伐来到了校场。他深知此次叛乱的严重性,也深知这支仁义之师对于虞朝的重要性。他的王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彰显着皇家的尊贵和威严。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华丽的皇冠,皇冠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的身后跟着一群大臣和侍从,大臣们个个神情肃穆,他们身着朝服,手持笏板,迈着整齐的步伐跟随着君主。侍从们则小心翼翼地跟随着,他们手中捧着各种物品,随时准备为君主服务。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和祝福的神情,仿佛是在见证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时刻。
伏羲李丁走到军队面前,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剑,扫视着每一个士兵。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仿佛看到了这些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虞朝的复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场景。他仿佛看到了南京城在他们的努力下重新回到虞朝的怀抱,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他仿佛看到了街道上热闹非凡,人们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戏玩耍;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一片丰收的景象;商铺里,货物琳琅满目,生意兴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将士们,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你们是虞朝的脊梁,是百姓的守护神。希望你们能够奋勇杀敌,早日平定叛乱,让虞朝重新恢复往日的繁荣。”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传遍了整个校场,士兵们听了,纷纷高呼:“为了虞朝,奋勇杀敌!”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
伏羲李丁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金色的龙纹,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微微挺直了身躯,轻轻清了清嗓子,声音瞬间如洪钟般洪亮而坚定地在广场中回荡开来:“将军,此次解决李天狗叛军之事,便由你自行安排。朕在此向你承诺,绝对不会干涉你的任何决定。”
他站起身来,缓缓走下台阶,目光炯炯地看着熊伍将军,继续说道:“自古以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只管放开手脚,尽情发挥你的军事才能。朕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朕都会全力支持你的军事行动。而且,朕向你保证,绝不过问你的决策,你只需按照自己的判断去行事。”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重地敲击在宫殿的地面上,体现出他对熊伍将军毫无保留的充分信任。
熊伍将军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陛下如此信任末将,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伏羲李丁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变得更加严肃,他重新回到龙椅旁,双手背在身后,说道:“不过,在虞朝的历史长河中,军事行动也必须要符合仁义礼智信的准则。朕今日决定定下几条规矩,还望熊伍将军尽量遵守。”
“虞朝战争规则,第一,必须遵从虞朝第八君主番禺所制定的禁止屠城的规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悲悯,语气沉重地说道,“我们虞朝的百姓都是无辜的,屠城这种残忍至极的行为,完全违背了我们虞朝的道义。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的军队如猛虎般攻入一座城池,城中的百姓们惊慌失措,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老人紧紧地抱着孩子,妇女们哭泣着四处奔逃。如果我们选择屠城,那将是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惨剧。无数鲜活的生命将在我们的刀剑下消逝,无数幸福的家庭将因此破碎。这与我们虞朝一直倡导的仁义之道背道而驰,我们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熊伍将军神情凝重,低头说道:“陛下放心,末将铭记于心。”
“第二,要遵从虞朝第八君主番禺所制定的不杀投降的人,不杀没有战斗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