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

关灯
护眼
第286章 虞朝第十四君主伏羲李丁为挽救民众健康决议修建高脚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虞朝第十四君主伏羲李丁,自登上那象征着无上权力与责任的王座以来,便将天下苍生的福祉深深烙印在心底。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乎着虞朝千万百姓的命运。因此,他时刻关注着百姓的疾苦,将百姓的喜怒哀乐视为自己的喜怒哀乐,把百姓的安康幸福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

前一段时间,为了更真切地了解民间的真实状况,伏羲李丁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和随从三眼人上官云逸一同踏上前往虞朝各地视察民生的艰难旅程。他没有选择乘坐那装饰华丽、金碧辉煌的马车,也没有带上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因为他明白,那些奢华的排场只会让他与百姓之间产生隔阂,无法真正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况。于是,他和上官云逸换上了普通百姓的粗布衣衫,化身为平凡的旅人,以最真实的姿态深入民间。

他们穿越了繁华的都市,那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商铺林立、热闹非凡;也走过了宁静的乡村,那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田野里麦浪滚滚,一片丰收的景象。然而,旅途中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他们遭遇过恶劣的天气,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让他们举步维艰;也遇到过险峻的山路,崎岖陡峭、荆棘丛生,随时都有可能失足坠落。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们退缩,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朝着目的地前进。

在漫长而艰辛的微服私访过程中,他们的足迹如同细密的针脚,遍布了虞朝的每一寸土地。当他们来到一些比较阴暗潮湿的地区时,眼前的景象仿佛是一幅沉重的画卷,让伏羲李丁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只见那里的房屋低矮破旧,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地面潮湿不堪,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街道上,民众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憔悴和疲惫,无论男女老少,大多都被关节部位的疾病所困扰。他们的关节肿胀得如同馒头一般,变形扭曲,每走一步都伴随着痛苦的呻吟,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绝望。孩子们原本活泼灵动的眼神变得黯淡无光,老人们则佝偻着身躯,艰难地挪动着脚步。看着这些在病痛中挣扎的百姓,伏羲李丁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仿佛拧成了一个疙瘩,心中满是忧虑和不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君主的责任,让百姓们遭受如此的苦难。

而此时,随从三眼人上官云逸凭借着作为一个三苗纵目人的天赋异禀的第三只眼,敏锐地发现了空气中存在着一种常人看不见的生物——湿虫。这些湿虫犹如幽灵一般,在阴暗潮湿的空气中肆意穿梭,它们身形微小,却仿佛带着无尽的恶意。上官云逸神情严肃地向伏羲李丁禀报道:“陛下,这种湿虫喜欢聚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一旦民众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受到湿虫的感染。通常情况下,湿虫会顺着人体的毛孔钻进体内,然后聚集在关节部位,不断地侵蚀着关节组织,从而引发各种不同的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会让百姓们承受巨大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劳动能力,让他们的生活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听到这番话,伏羲李丁心急如焚,他的内心如同被烈火燃烧一般,坐立不安。他一心想要挽救民众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果断地说道:“不如我们斥费巨资,让所有的民众搬迁,离开这阴暗潮湿的地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摆脱湿虫的侵害,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我们可以在环境适宜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的家园,让他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要将所有的困难都踩在脚下。

然而,随从三眼人上官云逸却忧虑地回答道:“陛下,如今虞朝正值多事之秋啊。在李天狗叛军叛乱之中,我们的国土大片沦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毁。如今只剩下孤城杭州苦苦支撑,宛如狂风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被汹涌的波涛吞没。虽说我们已经获得了许多势力的支援,并且全权委任熊伍将军自行安排对付李天狗叛军,熊伍将军也在前不久率军前去试图收复南京。但是,此时的国库早已空虚,就像一个被掏空的口袋,仅有的财力足够全力支持熊伍将军的军事行动,却无力发动大规模的移民啊。如果我们强行进行移民,不仅会让军事行动受到影响,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动荡。”上官云逸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他深知局势的严峻和复杂。

伏羲李丁听了上官云逸的话,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托着下巴,眼神凝重地望着远方。他知道,上官云逸说得句句在理,如今虞朝内忧外患,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进行大规模的移民。他的心中充满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