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步一回首

关灯
护眼
第1182章 书院讲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九年后。

在几位老怪的焦急等待下,古木和英无影回来了。问到海澜灵界的具体情况如何,就三个字:很糟糕!

相比较这几个老怪,佳安烨在嵩阳书院的这九年里,过得非常惬意、非常充实。每天修炼完毕后,就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每每读到精妙绝伦之处,他都不由得拍案叫绝、摇头晃脑。

在他离开书院之前,点墨祭酒特意安排一场讲道,在一座广场上,请佳安烨登台讲道。自然是座无虚席。

佳安烨讲道不拘一格,天马行空。他想到那里就讲到那里。他对佛、道、儒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诸位学子……”

佳安烨盘坐在高台之上,面前放了一杯清茶,娓娓道来:

“……满室天香仙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诸位学子,我知道,尔等都想弄清楚儒、道、释之间的区别,甚至想让他们分出个高低贵贱来。无数年来,持有这三种观点之人,也为此争论不休。老夫修道数千载,对儒、道、释仅仅略知毛皮,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第一,先说说思想精髓。儒家:入世、治世,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无缘大慈,通体大悲,佛家讲的是人与心的关系。”

“第二,如果单单说他们的宗旨:儒家讲进取;道家讲规律;佛家讲奉献。”

“第三,他们三家的内涵也不同。儒家让民众恪守仁、义、礼、智、信;道家教化众人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奉劝世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第四,他们三家对待世界的观念:儒家奉劝世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奉劝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奉劝世人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说到这里,佳安烨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接着微笑道,“诸位学子,鄙人才学浅薄,孤陋寡闻,儒、道、释这三家的教义博大精深、经天纬地,我就是终其一生,也摸不到他们门槛……老夫认为: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彼此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尔等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即可……”

佳安烨继续道:“老夫认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才是修道之人正确的心态。”

他最后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夫无非是比你们多活了些岁月,多走了些道路,并不见得比你们博闻强识。实不相瞒,我一直处在挣扎之中,为了寻找大道,走的太快,错过了沿途风景,也走了许多弯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

“圣人曰:‘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这句话的核心是:只有放下对过往的执念(心不死)和过度的欲望(欲不灭),才能领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道)。”

佳安烨站起来,对所有的学子抬手道:“嵩阳书院因材施教,对大家一视同仁,诸位一定要珍惜当下这难得机会,即便曾经走过弯路、错路、甚至是误入歧途,也不要紧,至少现在的机会是均等的。须知:不破不立,晓浴新生,凤凰涅盘,向死而生。倘若穷途末路,那便势如破竹……”

说罢,飘然而去。

几个时辰后,佳安烨乘坐传送阵,到了玄阳宗。他已经知道古木和英无影回来了,是点墨告诉他的。

大家都在,足足七位大乘老怪。

“佳道友……”

壁兰含笑道,“嵩阳书院如何?还满意否?”

佳安烨拱手笑道,“受益匪浅!我真的非常感谢!将来有机会还要前去叨扰,还望大祭酒多多关照。”

古木看着他道,“佳安烨,几位道友把实情都告诉我了。想不到你成长得这么快,都能把几位大乘修士逼得步步退让。你的条件我和英无影道友已经知道了,他非常赞同……”

英无影插话道,“就应该如此,秋离大陆简直就是蛮夷之地,穷乡僻壤,有什么意思?文惜大陆多好,天府之国,鱼米之乡,能养活无数族人。而且灵气充沛,每年出生的孩童带灵根几率大多了!佳道友,你早点把家族迁徙到文惜大陆,用不了千八百年,你们家族就是青萍灵界的擎天之柱。老夫坚决支持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