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突厥那些游牧民族,有本质的区别。
李易思索片刻,迎着李世民鼓励和期待的目光,缓缓道。
“高句丽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而辽东乃是我中原与东北的咽喉地带。”
“高句丽长期占据辽东,相当于卡住了我大唐的东北门户,一旦高句丽联合草原势力就能对大唐形成‘南北夹击’。”
李世民闻言,眸中满是欣赏的点点头。
“大孙说的不错。”
“还有呢?”
李易又沉吟道。
“高句丽也是汉化政权,其推行与大唐相似的农业、科举、官制,文化上也学习儒家经典。”
“倘若有朝一日高句丽强大起来,那整个东方,就有两个汉化政权,到那时,谁才是主导?”
“这既是国力之争,也是东方文化扛把子的争夺。”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李世民眼睛一亮,棱角分明的脸庞上满是笑容。
“好,说得好。”
这位大孙能看到地理位置的因素,他并不意外。
但是能看到后一点,则是不容易。
李世民意味深长道。
“大孙......你需看得更深一层。”
“我大唐既是天朝上国,便是周边万国的宗主国。”
“高句丽所挑战的,非仅是我大唐的疆土与门户,更是在撼动我大唐天朝上国的根基,那便是以我大唐为核心的华夷秩序!”
“渊盖苏文狂妄拒命,拒不归还新罗城池,其行径,无异于公然藐视朕的旨意,藐视大唐的宗主权威。”
“若此风不刹,今日是高句丽抗命,明日便可能是吐蕃、突厥乃至更远之国效仿,届时我大唐威严何在?”
“再者,你提到两个汉化政权之争,此乃根本!”
“高句丽学我衣冠礼乐,用我典章制度,俨然以‘小中华’自居。”
“若任其坐大,他日必不甘心屈居藩属,定会与我大唐争夺这华夏正统之名分。”
“这并不仅仅是一地一城之得失,而是文脉之争。”
“所以征伐高句丽,非仅为开疆拓土,更是要斩断其僭越之心,维护我华夏文明之独尊与纯正。”
李易若有所思。
他虽然也看出了其中的一些因素,不过还是没有这位皇爷爷具体。
他旋即小脸严肃。
“孙儿受教了。”
李世民笑呵呵道。
“你年纪轻轻,就能看出这些,已经是十分优秀。”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