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天顿了顿,又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冲孙昀挤挤眼:
“师弟,你且安心备考。等你在春闱中大放异彩,堂堂正正踏入神都之时,师兄我定在京城为你接风!到时候,带你见识见识神都真正的繁华!”
“一定。”孙昀笑着拱手,“届时少不了要叨扰齐兄。”
“好说好说!”
齐楚天哈哈一笑,再次用力拍了拍孙昀,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车队。
……
阳和县城外,长亭古道。
黑压压的人群早已将道路两旁挤得水泄不通。
得到消息的王志弘、张老爷、赵天涯等县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悉数到场。
更有无数闻讯自发赶来的百姓!
人人翘首以盼,脸上混杂着感激、不舍与敬畏。
“来了,谢公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一阵骚动,随即又自发地安静下来。
让开了一条通道。
只见谢起依旧是那身素色长衫,在杨策、徐远伯、李松明等人的簇拥下,缓步而来。
他身后,仪仗森严,五百御林军盔明甲亮,肃立无声。
冰冷的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寒光,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煞气,与阳和县质朴的民风格格不入。
那手持圣旨的秉笔太监与杨策紧随谢起身侧,看着这万人空巷,自发相送的场面,眼中皆闪过难以掩饰的惊诧。
他久居京城,见惯了迎来送往。
却罕有见到一位致仕官员,尤其还是被皇帝猜忌多年的官员,能在一地拥有如此深厚的民望!
县令第一个上前,声音哽咽,对着谢起深深一揖到地:“谢公!阳和县数万生灵,皆赖公活命之恩!”
“下官……下官代全城百姓,谢过谢公!”
说着,竟是要跪下去。
谢起伸手虚扶:“县令大人言重了,守土安民,分内之事。”
王志弘也上前,神色复杂,既有感激也有感慨:“谢公,大恩不言谢。我王家,永感大德。”
谢起目光在王志弘脸上停留片刻,似乎略有沉吟。
他缓步上前,靠近王志弘身侧,以只有两人能闻及的极低声音耳语。
众人只见王志弘初时倾听,身躯便是微微一震,脸上血色瞬间褪去少许,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下意识地看向谢起。
嘴唇微张,似乎想确认什么。
可随即,目光又不由自主地瞥向了站在稍远处的王岚。
然而,谢起只是平静地回望着他,又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王志弘紧绷的肩膀竟缓缓松弛下来,脸上惊疑不定的神色渐渐平复,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对着谢起深深一揖。
这短暂却明显不寻常的互动,尽数落在了一直关注着谢起的王岚眼中。
她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脸上写满了好奇与困惑,忍不住用手肘悄悄捅了捅身旁的孙昀,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急切问道:
“狗奴才,你看见没?谢夫子跟我爹嘀咕什么呢?神神秘秘的,我爹的脸色怎么变来变去的?”
而赵天涯也一身戎装,大步上前,抱拳行礼,虎目含泪:“末将赵天涯,蒙谢公指点,受益终身!”
“公此去北境,必能力挽狂澜,扬我大乾国威!末将盼公凯旋!”
这个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汉子,此刻声音竟有些颤抖。
谢起拍了拍他坚实的臂膀。
“守好阳和县,便是功绩。”
徐远伯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一步,看着谢起,神色颇为复杂,既有老友离别的不舍,又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怨念:
“谢兄啊谢兄,你这不声不响,可是接连摆了我两道!”
“先是王岚,后是孙昀……既让我收了个草包学渣,又抢走真正的好苗子!”
他这话看似埋怨,实则带着老友间才有的熟稔与无奈。
“此去北境,山高路远,多多保重。待你凯旋,我定要寻你好好算算这两笔账!”
谢起闻言,不由哈哈大笑,指着徐远伯道:“远伯兄,你这可是冤枉谢某了。缘分天定,强求不得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不过,你这算账之心,我记下了。待我归来,定备好香茗,恭候大驾!”
最后,谢起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稍远处的孙昀和王岚身上。
王岚眼圈红红的,使劲抿着嘴,不让自己哭出来。
她扯了扯孙昀的袖子,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