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娃子、初一和十五也受到感染,每每趁空闲之余,便凑过来,磕磕绊绊地跟着认字。
叶婉清偶尔也会来访。
见到的便是王岚手执书卷、一本正经教导孙锦的模样。
她见表哥如此耐心专注,与从前判若两人,只觉得他越发沉稳可靠,充满魅力。
果然,认真的男人最帅!
“表哥近日为孙锦授课,想是耗费心神,人都清减了些。”
叶婉清心疼地想,特意吩咐小厨房炖了参汤,亲自给王岚送去。
她自然不会知道,此刻她眼中那位治学严谨的表哥,刚刚才因孙锦一句明德惟馨的出处卡了壳,正溜进孙昀书房搬救兵。
“狗奴才!快!明德惟馨后面那句是什么来着?谢夫子讲过的!我明明记得!”
王岚急得直跺脚。
孙昀无奈放下手中书卷,慢悠悠答道:“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对对对!就是这个!”
王岚恍然,随即苦恼道:“怎么这么多要记的!烦死了!”
她接过孙昀递来的温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一抹嘴:“不行,我得回去继续教柔儿了,不然那丫头该起疑了。”
看着她风风火火冲出去的背影,孙昀失笑摇头。
这位少爷,为了维持师长尊严,也是煞费苦心。
而叶婉清远远望见王岚从孙昀书房快步走出,步履匆匆赶回孙锦处,心中更是欣慰:
表哥果然勤学不辍,连片刻休憩也不忘与孙昀探讨学问。
虽然实际只是为了在孙锦面前维持秀才的面子!
……
不仅是孙昀他们在认真备考。
青州局面,以及阳和县也有悄然变化。
往日那些流民终于消失,就连流匪的消息也没听过了!
“听说了吗?谢公到了北境,雷厉风行,接连罢黜了好几个畏敌如虎的将领!”
“还得是军神出手!看来北境局势有望稳住啊!”
“不止北境呢!听说朝廷对内地流匪也加大了剿抚力度,用的就是谢公在咱们阳和县推行过的以工代赈那些法子!”
“是啊是啊,各地局势都在好转,真是托了谢公的福!”
众人纷纷称赞,与有荣焉。
孙昀闻言,心中稍定。
谢公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的声音传出来了!
“不过,我也听到些不好的风声。”
“什么风声?”
“有人说谢公如今总督北境数十万大军,位高权重,又深得军心,这拥兵自重,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嘘,不要妄言,这种可不能乱说。”
这话声音虽然不高,但还是让孙昀他们听见。
他眉头微蹙,脚步不由得一顿。
王岚也听到了,柳眉倒竖,就要找人理论:“哪个混账在胡说八道!”
孙昀一把拉住她的胳膊,轻轻摇了摇头。
“少爷,慎言。”
他低声道,目光扫过那议论传来的方向,眼神微冷。
流言……
果然还是来了。
而且来得如此之快。
谢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散布这种诛心之论。
孙昀心中念头飞转,但很快压了下去。
眼下,他最重要的任务是科举。
备考的日子枯燥而紧张。
孙昀本就是个文学博士,面对这些枯燥的书籍还是能够忍受的。
但张仕诚和李皓实在被书本折磨得受不了!
死活拉着孙昀和王岚要去春和楼放松一下,美其名曰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