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又有各种嶙峋的石头,照壁上除了刻有文字外,还绘有一副开门迎客图,青松、瑞兽、童子一样都不少。这种制式的东西在德安府老家却从未见过,亨亚日之所以知道,是从书上见到过说有些建筑中有这么个东西,如今结合实物看后,心里对照壁的具体形象总算是落在了实处。这种样式的建筑在南方多见,其它的地方就不多见了。照壁分割了道路,杨彦之引着众人从左边往内而行,里面却是院落的大广场,广场最远端的东西两侧依墙而设的是花圃,再往内是层次分明盆栽,正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假山喷泉形成的圆形水池。水池起沿,而其往外一直辐射到两侧盆栽的就是鹅卵石铺就的水泥路面,只石头地面被打磨的很平整,踩在脚下都是一片的平地,并没有高低起伏和磕碰的可能。水池再往北的内里方向约八米左右是一颗高大的檀香树,排成中轴,再往后就是呈门型两厢对立的吊脚楼样式的建筑,上层二楼对接,除了后方对接而成的房屋外,对着广场方向的一部分形成了一个露天的大露台。露台上,肉眼可见,郁郁葱葱的一片,而下面除了左右各有一排房屋外,形成了个人造的门洞通道。门洞前还放了两棵金钱树的巨大盆栽,人们在其间穿行。门洞里并没有台柱支撑,也不晓匠人们是如何把这中间的重量分摊到左右两排房屋地基之上的,亨亚日心里虽然感到惊异,但这显然也不是他此时该关注的重点。
穿过门洞之后就是如亨亚日老家般设置坐北面南的主屋,和左、右两侧东西向的副屋了,都是单层建筑,房子沿用的是廊殿式构造,高门槛,深门檐,立柱、回廊、红墙黛瓦,漆饰分明,一排五开间,除主屋房间阔大之外,其余副屋建的样式是一样的,只为凸显尊重,副屋建的要稍稍低上一些,不过房间的数量都是一致的。
这样就形成了前后、内外的两重院落,占地不小,而且以后随人口的增多,前院也是有空地可以添加房屋的,只是风水布局却会因此改变不少。这种房屋的样式,亨亚日作为一个小地方出来的少年,自是没见过,书本上讲宫门次第或是高门大户的,他倒是见过一些,只从没见过杨家现今的这副模样。说它狭小拥挤吧,它偏偏豪阔的设置了偌大的前院;说它大气吧,可和人真正的高门大户比,却是低调、促狭的多,只是可能会更实用一些。把想要荟萃的物事都集中在了一处来,虽杂而不乱,讲的是融合,而不像别人分设多处,单取一样,各呈各的美,并不互相干扰,强调的是专一。亨亚日自是觉得各有各的好,各有侧重的同时也又各有千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高下就可以说明比较的了,也有因地制宜和身份相当的含义在里面。
当然了,杨宅的情况也让葛自澹和谢明宇看得很是兴奋,这种格局他们也未曾见过,可能是这一方独有的特色吧。杨彦之一路给客人介绍着情况,一路把三人引到内院的东向副屋中来。一入东侧副屋的正房,内里的人正忙碌的准备着,大抵是借到消息后,才开始动手的。
因为刚下船的缘故,一路虽说不上风尘仆仆,但多少还是有些异色,杨彦之就让三人先去简单洗漱一回之后大家再聚。恭敬不如从命,三人自然也高兴如此安排,接风洗尘也大概如此。这时就有人引着他们三人去了北侧的厢房,因为天热,洗起来也简单、方便,而且这里的供排水以及冷热用水简直和亨亚日曾经住过的高级旅店一样方便,还没有异味,寻常人家的家中哪得这种爽利?很快的,三人分别洗完,又被人引入正房,此时杨彦之和一位约莫二十八、九岁模样的男子正在一侧坐着边说话,边等着他们的到来。
其时酒菜已经准备到位,上了桌,正等着三人入席,一见到三人进来,杨彦之二人赶紧起身,迎上前去,一番谦让后,主客的主位分别让杨彦之和葛自澹分别占了,杨彦之又把亨亚日拉到身边来,让刚陪他说话的人和谢明宇各自打横坐下。
大家坐定之后,杨彦之看了看葛自澹,只是葛自澹摊了摊手。客随主便,于是他又看了一眼早先和他说话的青年后,方才说道:“今日是家宴,没有外人,客套话不讲,家里也就只有我这胞弟严之过来,也是我早先说过最先来的那位。葛贤弟、明宇老弟,我们相交的时间很长了,彼此深知,说起来就严之生分些,不过也都不是外人,给你们接风,还有亚日贤侄,说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