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七零,从棺材里爬出整顿家风

关灯
护眼
第199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平淡又充实的过着。

转眼,就到了年底。下河村食品厂,迎来了第一次年终分红。

打谷场上,人山人海,比过年还热闹。当会计方致远,用他那带着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念出最后一个数字时,整个打谷场都沸腾了。

“……本年度,我厂总利润,共计人民币,一万两千三百四十五元!”

一万多块!这个数字,像一颗炸雷,把所有人都给炸懵了。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分红那天,家家户户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就连之前被罚了工分的陈建国,也分到了二十多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他凭自己本事,堂堂正正挣回来的。

他拿着那几张票子,手抖得厉害。他没舍得给自己买烟,而是去供销社,扯了两尺新布,又买了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他把这些东西,连同自己攒下的所有钱,都打成了一个包裹,寄去了那个遥远的,叫首都的地方。

……

首都,大学校园里,已经下了第一场雪。

陈念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手里捧着一本砖头厚的《资本论》。窗外雪花纷飞,窗内温暖如春。

她看书看得正入神,同宿舍的林晓燕,抱着一个厚厚的包裹跑了进来。

“陈念!有你的包裹!好大一个,从你老家寄来的!”

陈念有些奇怪的接了过来。包裹很沉,外面用好几层油布包着,捆得结结实实。她认得那绳结的打法,是她爹惯用的手法。

她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裹。里面是几件奶奶亲手做的棉衣棉裤,塞得满满当当,还有一大包炒得喷香的花生和瓜子。最底下,是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旁边,是两尺天蓝色的确良布料,还有一沓用草纸包着的、皱皱巴巴的钱。不多,二十几块。

陈念看着这些东西,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这已经是她那个爹,能拿出来的所有了。

就在这时,她发现,包裹的夹层里,还塞着一封信。

信封上,是顾远洲那熟悉的、清隽的字迹。

陈念的心,猛地一跳。她赶紧拆开信。

信里的内容,让她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凝固了。

顾远洲在信里说,省城大学这边,最近来了一个从首都下放的老教授,姓秦,是国内研究古代农业史的泰斗。老教授脾气古怪,谁也不见。但顾远洲无意中得知,这位秦教授,毕生都在研究一本失传已久的古籍,一本叫做《御厨监制》的书。据说,那本书里,不仅记载了宫廷菜的秘方,更隐藏着一个关于古代皇家粮仓和种子改良的惊天秘密。

顾远洲在信的末尾,用一种极其凝重的语气写道:

“念念,我怀疑,这位秦教授要找的,就是你手里的那本书。”

“这件事,非同小可。你千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等我放寒假回去,我们再从长计议。”

陈念捏着那封信,手心全是冷汗。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贴身口袋里,那本用油布包着的《御厨监制》。她第一次感觉到,这本传家宝,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个巨大的,足以引来杀身之祸的漩涡。

就在她心烦意乱的时候,宿舍的门,被推开了。

是那个北京大妞赵琳琳。她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

“陈念!快看快看!今天的《首都日报》!”

她把报纸摊开,指着其中一个版面。那上面,用加粗的黑体字,印着一个醒目的标题。

“寻找失落的国宝——《御厨监制》重现人间?”

报纸上,详细的介绍了那本古籍的来历和价值,还刊登了一张模糊不清的书页照片。照片的旁边,是一行更小的字。

“据悉,此书疑似被我省今年的高考状元,首都大学新生陈念同志,从乡下携带至京……”

陈念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那篇报道,像一块巨石,在首都大学这片平静的湖面,砸起了滔天巨浪。

《御厨监制》这四个字,一夜之间,成了校园里最热门的话题。陈念这个名字,也从一个普通的“省状元”,变成了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国宝持有人”。

她走到哪儿,都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各种各样的目光。有好奇,有羡慕,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加掩饰的,贪婪的窥探。

就连宿舍里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赵琳琳和钱莉,看她的眼神,不再是单纯的敬畏和讨好,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