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关灯
护眼
第639章 天盛元年,结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中许多涉及皇权,也能迈过心里面这道坎。

而朱标还有马皇后。

他们虽也知晓陆羽的特殊情况,可终究未曾直接前往后世。

马皇后倒也罢了,并非帝王天子般的孤家寡人,虽同样母仪天下,但终究跟“帝王”二字有着极大区别;之前的朱标身为太子时,对待陆羽亦是极好,可如今……陆羽不愿去赌,也不想去赌。

古时少有的君王贤臣情谊,能在洪武一朝有朱元璋跟他这一对,便已是难能可贵。

再来这天盛朝。

他陆羽的权柄跨越双朝。

从洪武一朝到天盛一朝,怕是朱家这些皇室成员,连同退到御花园后庭的朱元璋,心里面都会有些嘀咕。

也就是陆羽一直未曾握有实权,所以虽是名望极大,却并不具备太大的造反能力,双方之间才能一直保持平衡。

行完礼数,陆羽很快如同其他臣子那般垂下头去,并未一直直视朱标——这天盛朝大明的帝王天子,岂有不尊帝王之理?

陆羽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而此刻坐在孤家寡人位置上的朱标,眼神复杂,目光闪烁着朝陆羽看去,面庞上原本的几分欣喜,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刻的他隐约明白了陆羽的用意打算。

即便他朱标对待陆羽还甘愿如同之前那般,师生之情大过帝王之义,可一个封建王朝的“礼法”二字断不可废,否则国朝动荡,对于大明朝的社稷还有朱家的江山,方方面面都不是什么好事。

“罢了罢了。”

朱标内心缓缓道了一句,目光在陆羽身上微一停顿,随后继续扫向其他群臣。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小吉祥的声音夹杂着独特的戏腔响起。

其后,奉天殿内,朝臣开始一一出列,述说着各处的实学进展、各省之内的重大事务:有大旱大灾,有四处堤坝因洪灾需要进一步修缮。

洪灾修缮需用到水利,要跟工部互相配合……可谓各种各样的大小事,全都在这奉天大殿一一禀奏。

陆羽听了一耳朵,到了后面几乎便是老神在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跟个极为形象的不倒翁毫无区别。

国家嘛,哪一天不发生些大事,那才是奇怪。

陆羽安安稳稳地立在朝堂之上。

其他官员连同工部尚书刘琏开口:“工部之内可出列同地方衙门互相配合,将洪灾之力转为水利兴建,地方设施之事义不容辞。”

户部尚书李琦抿着嘴唇,目光凝重,同样中气十足地开口:“陛下,户部银钱、国库充盈,足以支撑地方的赈灾之事,还请陛下放心。”

还有大理寺、太常寺等衙门官员也都一一出声。

似是转眼间的功夫,奉天大殿之内,在各衙门三司的配合下,一件一件的国朝大事井然有序地被全盘解决。

可谓是让人想都不敢想的盛景。

朱标看着眼前一切,微微点头,面庞之上也流露出几分喜意。

君臣一同共谋大事。

陆羽这实学圣贤还有太上皇朱元璋,无疑给他这位天盛一朝的天子留下了一堆强大的资本,足以让他在这天下施展抱负,去做他想要的国之大事,而非留下一堆烂摊子让他改革或多行其他制约。

想通一切,朱标微微点头,面上的欣喜之色也愈发明显。

可即便如此,这朝会依旧进展了足足两个时辰之久才将将结束。

旁的朝臣一个个依旧精神抖擞,但陆羽却已是有气无力,打了个哈欠,继续面色慵懒地听着其他人的报备情况。

陆羽有空没空时瞥了一眼。

发现大多数汇报几乎都是各个部门的侍郎、员外郎、尚书在说。

虽少有惊人之举,但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得出,如今大明朝的光景的确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还要好。

否则的话,如今的奉天大殿理所应当就该如同菜市场那般混乱了。

朝会结束,百官快步而行,似是身后有什么不可说之物追赶一般,齐齐赶往各处衙门继续共谋大事。

同他们相比,陆羽则显得格外悠闲,慢条斯理地迈着步子朝着皇城外走去。

只是还未走出太远,便已被宫里面的头号掌权公公小吉祥拦了下来。

“原来是小吉祥公公,倒是忘记了小吉祥公公升了官,还未恭贺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