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是自寻死路。
好在陆羽严辞批判,叫朱元璋悬崖勒马,才令这败坏经济的恶政及时猝亡。
陆羽原本以为再听不到这个词儿了,却没想朱天子又打起这坏念头来。
惊诧之下,他激动驳斥:“陛下,当初臣已不是说过嘛,这大明宝钞初一发行便迅速贬值,后期更是贱如草纸,拿它擦屁股都嫌生硬,您这时候重启宝钞,难不成又想收割百姓财产?”
国库开销太大,这阵子又废除匠籍,他朱天子的确银根收紧,可再缺钱,也不能把主意打到老百姓头上啊!
陆羽难免失望,本以为自己的到来已叫朱元璋改进不少,却没想他仍这般糊涂,做出这等收割百姓的糊涂事。
“唔……”
朱元璋却连连摆手,道:“咱啥时候说要收割百姓了?而且就算发行大明宝钞,也未必一定贬值吧!”
陆羽冷笑道:“当初臣说过的话,陛下难道忘了吗?这大明宝钞压根没有……”
他的话还没说完,朱元璋便摆手抢过话来:“咱自是记得,你说这大明宝钞会贬值,是因为准备金不足嘛,可现时不同往日,那时的大明宝钞会贬值,也不代表咱现在发行的宝钞同样会贬值啊?”
他仍在尽力争辩,显然对这大明宝钞情有独钟。
陆羽蹙眉道:“那陛下说说,你的准备金在哪?”
国库里压根没钱,栖霞商社的利润,也远达不到准备金的规格。
朱元璋幽幽笑起来:“你忘了咱老二吗?他不是正在准备跨海东征嘛!”
陆羽一愣道:“陛下的意思……是倭国的金银矿?”
“不错!”
朱元璋抖擞起眉头道:“有倭国那源源不断的金银充当准备金,咱这大明宝钞岂会贬值?”
先前废除匠籍时,朱元璋颇为国库犯愁,便灵光一闪,想着重启大明宝钞,用宝钞暂时顶上银钱空缺,待拿下倭国后,便能维持宝钞币值稳定。
这偷来的时间差,正好解决当下国库缺钱难题。
“而且这回咱绝不滥发宝钞,每发一笔钱,咱都会派人精心计算,根据准备金的多寡发钞,百姓也可以用大明宝钞交税,如此一来,宝钞绝不会再贬值!”
显然,朱元璋他准备得倒很充分,已将陆羽先前所提“宝钞贬值”的诸般因素,统统考虑在内。
陆羽略有诧异,看来这朱天子真是下了番苦功夫啊!
照他所计划,这大明宝钞或许当真不会再贬值。
可是……
深吸一口气,陆羽祭出怀疑眼神:“臣相信陛下有此定力,能暂且维持宝钞稳定,可日后呢?时日一长……”
朱元璋连忙拍起胸脯道:“咱定会遵循你所说‘金融要领’,绝不会叫宝钞贬值!”
“不……”
陆羽摇头,示意对方将自己的话听完:“我说的‘日后’,指的是陛下百年之后,您的皇子皇孙们,他们能否秉持初心,不滥发宝钞?”
纸币和金银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凭空印发,也正因这一特点,它与生俱来便有原罪——滥发导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
到那时,经济崩坏、民生凋敝,社会动荡自是不可避免。
而在金融体系并不稳固的大明朝,滥发货币几乎是必然事件。
试想只要开动印钞机,便有大把钱财进入自己口袋,哪个皇帝能顶住这等诱惑?
当下里,朱元璋已懂得这金融原理,他或许真能顶得住这诱惑,可他的子孙后代们,势必会犯这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