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关灯
护眼
第299章 汪广洋自缢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漆黑彻底笼罩。

汪广洋府邸中,书房仍有烛火闪动,残烛如豆,恰照亮一方书屋,自远处看,这些微光亮在漆黑兀自挣扎,显得独木难支。

此时的汪广洋并没有睡,他正在这凄亮的书房中走来走去。

叹息声,脚步声,不停起坐发出的竹椅咯吱声,凭空给寂静书房添了几许凄惶。

“吱吖~”

竹椅再度发出响动,汪广洋又一次走累了,重重瘫坐下去。

没多久,他渐渐恢复体力,复又起身踱步,而后,再度瘫坐回椅上。

同样的动作,不断循环往复,直至体力终于耗尽,他又一次瘫回椅上,整张脸苍白如纸,溢满冷汗,他好似被抽去了魂魄,行将就木。

事实上,此刻这衰败模样,并非是体力耗紧之故。

自今日,内宫总管云奇来过一趟后,他就一直是这副失了魂魄的模样,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来回走动。

“陛下啊陛下,您何苦这般焦急呢?老臣也没几年可活,何不等……”

有气无力地哀吟几句,汪广洋又是重重一叹。

闭眼修整思绪,片刻之后,他又忽地睁眼,像是下定了决心般,他忽地深吸口气,而后坐直了身子。

这一瞬间,他仿佛回光返照,突然又有了精神。

“来人,将几位公子都喊进来!”

对门外高呼一声,汪广洋终又叹了口气,随即伸出手,够了够摆在桌前的纸张。

那张纸上,记有他汪广洋风流轶事,又或说是他的犯罪实录。

咬了咬牙,他将那纸张递上前去。

烛火摇曳,纸张微晃,两个微微晃动的事物乍一接触,便擦出火花,燃烧起来。

片刻之后,纸张已然消失,桌上只留一摊灰烬。

“父亲,您喊我们?”

就在这时,门口想起敲门声,汪广洋的三位嫡子已奉令赶来,等在门外。

汪广洋忙将桌上灰烬扫落,清了清发干的喉咙:“进来吧!”

房门被推开,三个中青年男子走了进来。

长子汪子持、次子汪子守、幼子汪子元。

这三人俱都在朝中为仕,只不过资质平平,未有太大建树。

三人甫一进门,自都规规矩矩走到书桌前。

刚一望见汪广洋,三人俱是大惊道:“父亲,您怎会这般气色衰败?”

饶是汪广洋方才已强打起精神,他脸色仍很难看,苍白中带着衰弱,像是久病未愈。

“孩儿这便去请郎中。”说完,汪广元更是转身便朝门口去。

可他还没跑到门口,汪广洋已一声断喝:“回来!”

汪广元虽然不解,但还是停住了脚步,随即,汪广洋朝三子招了招手。

三子自是遵命探近身子,静听父亲教诲。

汪广洋叹了口气,颤声道:“你三人乃我汪家支柱,为父今日有句话要交代,自今日起,你等须得团结友爱,彼此帮扶,断不可有兄弟阋墙,手足相争之举。”

莫名来了这么一句叮嘱,三个儿子都很诧异。

“父亲,我兄弟平日也未曾脸红争吵过,何来兄弟阋墙一说?”

三兄弟面面相觑,长子汪子持上前一步道。

汪广洋摇了摇头:“你们听令便是,无需再问其他。”

眼看汪广洋脸色煞白,三子顿然生出悲观联想,可再想到父亲素来身子康健,又赶忙打消这消极念头。

三人只能老实应话:“孩儿记下了!”

汪广洋点了点头,像是解了千钧重担般,重重叹了口气,脸上挤出难看笑容,他随即摆了摆手:“如此,为父便放心了。你们且退下吧!”

三个儿子正自满心莫名,汪广洋又道:“老大,你留下!”

另二子仍是满心疑惑,却不敢违抗父命,,只好点头领命,转身走出。

房门吱吖关上,汪子持回过头来:“父亲,您究竟是怎么了?”

毕竟已人到中年,汪子持较之两个弟弟成熟不少,此刻眼看父亲脸色,他心中悲观念想更加强烈,不由上前握住汪广洋的手道:“您若是身子出了问题,孩儿便去求访名医,定……”

汪广洋再次摇头,叹息道:“不必了,为父大限已至,任世间再好的名医,也救无可救!”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