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关灯
护眼
第302章 淮西勋贵的不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侯撞墙自戕,是因为犯了陛下忌讳,现如今,满朝上下胆战心惊。”

胡惟庸府,胡添正将搜集来的情报悉数上报,胡惟庸正翘着二郎腿喝着茶,茶杯都遮掩不了他那上翘的嘴角。

“干得好!”

放下茶杯,胡惟庸满意点头,但他却并非冲着胡添,而是扭脸朝着另外一个躬身点头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穿一身官袍,此刻站在胡惟庸身边,他的姿态竟比身为家奴的胡添还要卑微。

听到胡惟庸的夸赞,他更是不住点头,脸上还挂着谄媚笑意,若是有其他朝臣在场,定能认出这中年官员,竟是早上朝会前,率先提及德庆侯自杀之事的官员。

也正是此人,在官员中散布消息,说廖永忠犯天子忌讳,遭天子诛杀。

“为相爷效劳,是下官福分。”

谄笑中,这官员连连拱手,好一副奴才模样。

胡惟庸则是得意颔首,随手挥了挥。

看着那中年官员笑意盈盈地退去,胡惟庸脸上的笑容更张狂了,这一切,都是他的谋划,

要不是有胡惟庸帮忙掩盖,廖永忠贩卖私盐之事怎么到现在才会被捅出来,随后胡惟庸更是提起小明王之事,引得天子暴怒,而在廖永忠死后,又第一时间将消息散布出去,并引起百官惶恐。

做这一切,他都是为了报仇。

胡惟庸很清楚,若想报仇,离不开陆仲亨等淮西勋贵的帮忙,但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也是大明朝的既得利益者,若非被逼到绝路,他们绝不会造反。

此番廖永忠事件,就是他策反淮西勋贵的重要一步。

不管杀死小明王的幕后主谋是谁,但在所有人看来,这就是朱元璋下的命令。

而廖永忠身为这条命令的实际执行者,他其实是朱元璋的大恩人,连这恩人都被杀了,那其他淮西勋贵呢?

胡惟庸心中已想好一套劝反说辞,正自得意,门外又有下人禀报:“相爷,吉安侯、平凉侯等几位侯爷求见!”

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胡惟庸当即扬手道:“快,请进来!”

“相爷,德庆侯的事你听说了没?听说他已经撞墙自杀了!”

陆仲亨、费聚等人刚一进屋,就急不可耐地凑上来,他们争先恐后,问的全是廖永忠的事。

胡惟庸高坐上首,自是优哉游哉地点头。

陆仲亨等人立马追问道:“相爷可知此事内情,廖永忠究竟犯了何事?”

一群人将胡惟庸围了个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追问,显得很是急切。

胡惟庸不疾不徐,笑着扫了一眼众人道:“陛下在朝会上不是说过了吗?德庆侯是因为贩卖私盐,才被锦衣卫抓捕。”

这的确是廖永忠明面上的罪名,也是他的死因。

但费聚当即跳出来反驳道:“相爷,这种话拿出去骗骗无知百姓也便罢了,说与咱们听,不是拿咱当三岁小孩吗?廖永忠可是德庆侯,这种人当真会因贩卖私盐被抓,还会撞墙自杀?”

众人也赶忙附和道:“对啊,绝不可能,定是另有内情!”

众人围将上来,吵嚷催逼个不停,倒给胡惟庸架上了。

胡惟庸倒也没有反驳,只苦着脸连连摆手,看似为难道:“诸位要问这些作甚?”

陆仲亨当即道:“廖永忠多半是犯了陛下忌讳才掉了脑袋,我等如何能不急?”

费聚点头:“若不弄清楚原委,万一有个行差踏错,岂不步廖永忠后尘?”

都说君心难测,又说不得妄自揣测帝王心思。

可身为天子近臣,哪个不想打听皇帝的忌讳,尤其,朱元璋还是性情难测,脾气暴烈之人,摸清其脉门,能免去自己无意冲撞,招致灾祸的风险。

胡惟庸仍不肯答话,反笑着安慰道:“几位侯爷都是有免死铁券的,就算犯了什么罪,也可免于一死,何必怕这个?”

不说免死铁券还好,一提这事,陆仲亨等人又炸锅了。

费聚粗着嗓门叫道:“德庆侯也是获赐免死铁券的,可终是免不了一死,由此可见,免死铁券能不能起到作用,全凭陛下心情。”

说着,他又凑近一些,拱手郑重道:“还望相爷如实相告,也好叫我等提前提防,莫触了陛下霉头!”

其余人也赶忙拱手,附和说道:“望相爷解疑答惑!”

被这么多人殷切请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