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九集 玉皇大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经过三千劫数,始证金仙;又过亿劫,始证玉帝功果。

东王公、西王母:善哉善哉,果然来历非凡。

南祝融:请问老君,玉帝神通如何?

太上老君:玉皇是为众神之王,居住昊金阙弥罗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又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行之道,布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无量度人,为界至尊之神,万帝王。

北共工:请问老君,我等今日之会,有何名目?

太上老君:今日乃是正月初九,玉皇登基为帝,自此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一切阴阳祸福,即有管束。

既是如此圣诞吉期,我等此会可称作玉皇会,共证开辟地盛事。

诸公宜传言各路神仙,此后每年今日,都要隆重庆贺。

东王公、西王母、南祝融、北共工:善哉善哉,我等遵命。

据民间传,玉皇大帝名叫张有仁,原籍陕州下辖陕县富阳村(今三门峡湖滨区)。

张有仁自幼便怀济世救人志向,学道修行,历经磨难,终成真仙。

六月初十,九条青龙从而降,张有仁及妻杨回,并七个女儿一同乘驾青龙登。

张有仁登上玉皇大帝宝座,按受诸神群仙朝贺。

乃下敕旨,封其妻号为王母娘娘,七个女儿,皆封仙子,便是七仙女。

至今陕县富阳村中,还有离母台、留儿洼两处古迹遗址;另在三门峡市区东南三十里处,塬头上尚有玉皇爷庙,北濒裥河,南依乾山。

镜头闪回,千里眼、顺风耳上殿奏报。

千里眼:报陛下,人间商王太戊,派臣子王孟出离商都,前往西昆仑去讫。

玉帝:所为何事?

顺风耳:为臣听得清楚,商王欲求长生不老,故派王孟前往昆仑,向西王母求药。

玉帝:人心苦不知足。

既享帝王之无边福分,却又想寿与齐。

则果如此,焉有朝代更替,道德兴废?前番只为奖赏大羿射日之功,王母赐以不死之药,便闹出逄蒙盗药,嫦娥奔月之事,至今此案尚未曾有个了结。

太戊何人,敢有这个奢望?

太上老君:西王母向来心善,恐经不起人间帝王苦求。

西王母:老君此言甚是。

便请老君出个主意,怎生回绝他便好?

太上老君:此事容易,只休使那太戊使者王孟到达昆仑,见到娘娘,便就是了。

王孟难至西,也便断了后世妄求长生者念头。

玉帝:老君此计甚善,着即施行,不可迟误。

太白金星何在?

太白金星:臣在。

玉帝:卿立即下界,阻住王孟去路,休使其西达昆仑。

太白金星:喏!

太白金星奉命,驾云头出离南门,到至黄河上游,关中高原上空。

早见下面官道之上,王孟驾车,逶迤往西而来,只管低头趱路,并不抬头望。

太白金星暗自点头,将大袖一挥,化作一片山林,挡住王孟去路。

王孟只一头扎入山林之中,在里面兜转,不能得出。

日内,便即断粮受困,驾车乘骑也被猛虎掳去吞吃。

王孟自此只能住在荒山,采果为食,割树为衣,再也走不出去。

太白金星立在空中,见到此状,知道完成任务,由是回转宫,向玉皇大帝交旨。

玉帝:王孟其人,卿怎生措置?

太白金星:不过十日,其自然冻饿而死,陛下何忧。

玉帝:不可。

三界万物生灵,皆我臣民,岂可妄杀,以干和。

太上老君,悯其王孟尚未成婚,没有后代,请展神通,消此杀孽则个。

太上老君:此事易耳,贫道遵命。

太上老君出离南门,足踏祥云,在空中施展神通,向下界挥动佛尘。

王孟正在睡梦之中,忽梦到玉皇大帝传旨,赐其二子。

于是王孟后背裂开,两个孩儿各从背肋间跳出。

二子出生以后,王孟便即去世。

王孟二子生活在丛林之中,不能婚配,玉帝也请太上老君重施故技,待其年老之时,使其二子在睡梦之中生出后代。

因为王孟后代都是男子,年长月久,便成一国,称为丈夫国。

商王太戊久候王孟不回,在位七十五年之后寿终正寝,就此驾崩。

虽然未得长生,但亦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一位君主。

历史真相: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