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雍,三子季历。
季历最为贤明,娶挚国女太妊为正妻,生子名昌。
姬昌出生之际,祥云绕宅,满室生香,多有圣瑞之兆。
祖父姬公亶甚喜,大为赞叹。
周太王:我后世中若有成就大事者,概是此孙姬昌乎?
长子太伯及次子仲雍闻此言,退而私语。
太伯:弟闻适才父亲之语乎?
仲雍:一字不差,悉皆闻之。
兄长何意?
太伯:父亲此言,是欲立季历为嗣,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也。
而三弟大贤,必不肯从,以致父王为难。
为免生祸乱,我愿率子嗣家人,远走避位。
仲雍:贤哉长兄,与我心有戚戚焉。
弟不才,愿随兄长同走。
二人商量已毕,当夜便率家人悄悄出都,相约一起逃到荆蛮地区。
数月之后,太伯与仲雍到至荆寨,就此安家落户。
又过半年,并按当地风俗,率领家人身刺花纹,剪短头;又过半年,兄弟二人复在彼处娶妻生子,另立部族。
商王武乙二十二年,周太王姬亶病逝。
周太王既崩,二兄远走,季历便成唯一嗣子,由此继立周公之位。
周公季历三年,兵攻伐邻国毕程氏,一战获胜,毕程国便为周人所樱其后又伐西方义渠氏,将其国君擒获。
义渠部族乃是匈奴前身,自此便成岐周附属方国。
武乙三十四年,季历主动前往朝拜武乙。
武乙甚喜,封季历为西伯,使为商朝西部屏藩。
若遇西戎入侵,可以得专征伐,率西部诸方国共同抵御诸戎。
并赐给土地三十里,玉十对,马八匹,以示拉拢。
季历既受王命,便即出兵征讨鬼戎,俘获狄族领二十人,俨然便成为西方霸。
武乙三十五年,商王西巡,猎于渭河平原。
晴白日,忽然空中巨响,下来一个霹雳,正好击中武乙头部。
武乙大叫一声,当场摔下马来,倒地身亡。
历史真相:此是有史记载第一位被“打雷劈”
致死子,独一无二。
不论商王死法离奇与否,则只因其死于岐周领地,内中恐怕大有蹊跷。
由是推测,武乙闻季历击败鬼方,大为震惊,由此借巡视为名,去考察姬周虚实,便被季历害死。
此因周季历当时正在全力谫商,恐被武王识破自己野心,故使人暗杀之,却假托雷神贯顶,以掩下耳目。
但有学者认为,商王当时是带重兵前往,被人暗杀而不觉察,此事绝不可能。
若以科学历史观推论,因武乙晚年经常用兵于渭水流域,则其极有可能死于征伐西方部落之战,或在回师途中,因伤重复而亡。
武乙去世后,子文丁继位。
文丁虽知父亲之死疑点重重,但无确凿证据,故此不但不对周人问罪,反而支持季历出兵攻打戎狄。
须知戎狄既是商敌,更是岐周威胁,文丁当然乐于两虎相争。
季历奉商王之命,遂率大军渡过黄河,攻打燕京之戎(今山西祁县)。
燕京戎非常强悍,奋力抗击,周军大败。
季历并不气馁,文丁四年又攻余吾之戎(今山西长治),攻克余吾,收为西周属国。
季历向商王报捷,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更许以征伐大权,望其帮助商朝安定边陲。
季历又征始呼戎,再将始呼戎纳为属国。
过数年再次打败翳徒戎,俘其领三人,再次向商王献捷。
文丁感到恐惧,但不动声色,并赐以圭瓒、积匕作为犒赏,以解其戒备之心。
季历辞王出宫,准备返周,文丁突兵马包围馆驿,囚禁季历,不使归国。
季历无辜被禁,一气之下绝食抗争,未料弄假成真,最后死在殷商行都朝歌。
季历去世,子姬昌即位,继承西伯爵位。
西伯姬昌即位之后,昼夜苦思报复商朝之计。
文丁杀季历,非但没能阻止周人展,反为商朝树一劲敌,周人与商朝就此矛盾加深。
自此之后,商朝连遭自然灾害,王畿地区洹水一日三绝,国力日渐衰弱。
文丁在位十一年,公元前1102年因病驾崩,子帝乙即位。
帝乙子羡,继位之时,商朝国势已经趋于没落。
帝乙二年,西周伯以报父仇为由,率部攻打商朝。
当时江淮昆夷强盛,亦准备进攻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