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集 武王伐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昌去世,次子姬即位,称为武王,尊姜子牙为师尚父。

姜子牙尽心事奉姬,继承文王大业,于武王九年建议率兵东征,察看诸侯是否响应。

周武王:师尚父所言极善,着即便以尚父为帅,立刻检兵点将,择吉出征。

秋高马肥,旌旗猎猎,戈戟如林,将士如虎。

周武王身着戎装,奉师尚父登上高台。

姜子牙左手持黄钺,右手握白旄,祭旗誓师。

姜子牙:苍兕苍兕,统领众卒;集结船只,迟者斩。

诸将:喏。

我等听命!

此时商都朝歌,贵族上下离心,四周诸侯开始背叛,皆向西周纳款输诚。

帝辛对此朝野动向丝毫不察,只顾连续出兵东征,攻打徐夷。

徐夷位于徐州附近,乃是东方大国,实力雄厚,且奋勇抗击商军,宁死不降。

经过数年苦战,商军终于打败徐夷,逼其臣服,但国内青壮战死过半,本族军事实力削弱严重。

商军前敌元帅闻仲获胜,遂派部将押送十数万徐夷战俘回京,向子报捷。

捷报传至朝歌,帝辛欣喜若狂,举行盛大受降仪式,并大排筵席,与众臣贺功。

比干是商朝君主文丁之子,帝乙之弟。

幼年聪慧,勤奋好学,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

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此时因见国力损耗严重,子又不惜重金大排盛宴,遂出班劝谏。

比干:陛下击败徐夷,功德巍巍,下敬惧。

然数十年征战不息,以致国内精壮皆死于战,黎民不堪征输之苦。

依臣所见,陛下当休养生息,而后再兴征伐。

帝辛:俗语云,兵贵神,一鼓作气。

王叔从不知兵,毋须多言。

比干:陛下必要继续征伐,臣有一言,当大力慰抚西伯,以使其为我大商西部屏藩,以防西戎入侵。

帝辛:西伯姬昌此人,表面忠厚,内含奸诈,朕实不喜此人。

北伯崇侯虎:陛下真乃圣明之君,一语中的。

臣闻西伯依仗陛下所赐得专征伐之权,名伐不臣,实为谫商,今已三分下,独据其二。

陛下不喜此人,亦厌之,臣闻此贼已于月前死去,岂非意!

帝辛:如此好了此贼,我再无西顾之忧矣。

崇侯虎:不然。

姬昌虽然奸诈,但好沽名钓誉,尚且不敢背叛朝廷;其子姬继承其位,却不似其父谦让,久怀异志。

若依皇叔之奏,再行慰抚,必促其反矣!

帝辛闻奏大怒,拍案而起。

帝辛:朝歌城内东夷各族战俘,立刻西征伐周!

比干与箕子闻此齐出,再次劝阻。

比干、箕子:陛下不可!

今我大军皆在东夷未回,战俘岂可大用?

帝辛:若依你二人之计,当为之何?

比干:若依臣之议,当固守朝歌,以待东征王师归来,然后伐周。

箕子:王叔之言是也,望陛下从之。

崇侯虎:臣以为不然。

以陛下英武,何师不胜?

帝辛:卿言甚是。

比干慢军,当斩!

箕子:王叔乃托孤重臣,且是国内大贤,朝野皆称圣人,岂可妄诛?

帝辛:我闻圣人心有七窍,今可当众剖之,且看是否?

箕子:陛下若果如此,必失下!

帝辛:胡!

将箕子赶出殿去,永不许入朝。

箕子被驱赶出殿,后面传来王叔比干惨叫之声。

回头看时,见比干被当殿剖心,血染阶下。

箕子返身往里冲去,却被执戟武士推出,跌倒复起,哭向午门。

家将在外等待,见如此情状,便劝箕子。

家将:主公,人曾闻,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

纣王不纳忠言,且剖叔父之心,狂悖如此,保他何用?

箕子:咄!

不许妄言。

为人臣者,若苦谏不听,便思背离故国而去,是彰君之恶,而取悦于民,绝非为臣之道。

且祖宗灵位及社稷在此,弃之他往,吾不忍为也。

家将叹息一声,扶主人上马还府,不复再言。

箕子在马上环顾,忽大叫一声。

箕子:不想我祖成汤所创六百年江山,即将断送在纣王手中,真痛杀人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