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九集 齐姜乱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必补足前赂未纳之数。

鲁侯自然无可不可,便复遣使至宋,为其与子突之间和。

宋庄公闻,贪心又起,遂结连蔡、卫,请共助郑厉公复位。

卫惠公子朔自谓有护送昭公复国之劳,但见其复位多时,并不遣使前来道谢,更无厚礼报答,故此恨怒。

今见宋公遣使来书,于是正中下怀,便亲自离国,前往参加诸国盟会。

卫朔只想在诸侯之前显摆身份,却未料国中人心尽皆离散,更无一个心腹。

于是前脚离开郑都,左公子泄、右公子职、大夫宁跪便即歃血定盟,又暗约公子汲、公子寿旧部,商议共同起事,动政变。

大夫宁跪:依某之计,可先命人自城外驰回,假传谍报入朝,卫侯随宋公伐郑,不幸兵败身死。

如此朝中文武不知其实,必立新君,则子朔有去无回矣。

左右公子:此计大妙,当即行之。

数日之后,斥侯回城急报:卫侯随宋公伐郑,不幸兵败身死,尸骨无存!

卫国众臣闻讯,又惊又喜,也不究其惠公尸何在,如何丧殓葬,只管拥立新君。

宁跪:若依我计,今宣公庶子黔牟向有大德,且是周子女婿,可立为国君。

左公子泄:公子黔牟,乃是公子汲同母胞弟,正当国君之选。

右公子职:在下附议。

尔诸公众卿,有谁不服?

众臣:我等附议!

左、右公子及大夫宁跪,遂引百官出宫,迎接公子黔牟登殿,朝拜新君。

拜舞已皆,宁跪立即宣布惠公卫朔构陷杀害二兄,致生父宣公气死真相,明证其篡位之罪。

于是奏请新君,重为子汲、子寿丧,缝就尸,改葬其柩;并遣使节,将拥立新君之事,禀报周子庄王。

宁跪复请引兵出城,扎营于郊外,以遏惠公归路。

左公子泄提议率兵入宫,欲杀宣姜,右公子职上前劝止。

公子职:姜氏虽有谄害子汲之罪,然为齐侯之妹,若要杀之,恐得罪于齐国。

不如留之,以结齐好。

公子泄闻此,不复坚持己见。

卫侯传令,使宣姜出居别宫,月致供奉,廪饩无缺。

卫国政变之事,因只限国都之内,又未动刀兵,故此诸侯尚且不知。

镜头复转,宋、鲁、蔡、卫会盟已毕,四国合兵,再次伐郑。

郑昭公闻报,只得放弃往日恩怨,亲请老臣祭足上朝,委以举国兵权,使其抵御四国。

祭仲奋老将之勇,亲自引兵离京,前至大陵,与大夫傅瑕合力拒担

因二人皆都是用兵行家老手,面对四国大军,丝毫无惧,运用兵法,随机应变,三战未尝挫失。

宋鲁蔡卫四国久战不能取胜,粮草食尽,只得罢兵休战,各引本国军马自回。

宋、鲁、蔡三侯各回本国,自是无话。

卫惠公回至中途,却见探马驰来,神色更变。

斥侯:报主公,大事不好!

卫惠公:何事惊慌:

斥侯:主公在外征战之时,国中左、右二公子作乱,已立公子黔牟为君。

大夫宁跪且在京郊安排精兵,专等主公回去,自投罗网。

姬朔闻言,惊怒交迸。

自思无家可归,只得带领部众,出奔齐国。

此时齐都临淄,乃是齐襄公姜诸儿在位。

齐襄公继位之后,对外实行霸权,肆意干涉他国政事;对内刻薄寡恩,削减族弟公孙无知特权。

公孙无知被僖公许与太子同等待遇,今被襄公剥夺,自然心中不满,暗自怀恨。

襄公元年六月,探马来报。

斥侯:报主公,郑国生内乱,昭公复位,厉公出逃。

许叔姬郑趁乱自郑都逃出,回到许都,再复其国。

齐襄公:敌国之敌,便是我友。

许君复国,我不可不管。

众臣:未知如何管法?

齐襄公:可檄书与鲁,请鲁侯在艾地会盟,谋划安定许国之策。

于是遣使书,请鲁桓公在艾地相会,并召许叔姬郑前往,三国定盟。

檄书出,鲁侯不敢不从,许叔自是欣然赴约。

齐襄公亲执牛耳以为盟主,得意洋洋,如沐春风。

会盟事毕,齐襄公班师返回临淄,坐犹未定,便闻斥侯入报,卫惠公姬胡来投。

齐襄公:此子杀兄谋位,论不应收纳。

但毕竟是我妹子亲生,孤之外甥,如今走投无路,安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