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集 饭牛高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是本王退兵还师,何故不开城门?

鬻拳:据楚国先王法令,败军一律不得入城。

大王虽为国君,因丧师而回,臣故不敢开城,尚请大王恕罪。

楚文王:卿不开城,本王如何还都?

鬻拳:除非大王鼓勇再战。

不论与何国开战,若能得胜,则臣必开城恭迎。

楚文王万不得已,只好转兵往北,进攻淮河上游嬴姓黄国,并在踖陵击败黄国军队。

巴国本欲乘胜攻打郢都,闻楚文王在败退之余尚能力克黄国,便即收兵还国。

楚文王奏凯回国,行至湫地,因见晚,下令安营扎寨。

庖人以腌制菖蒲之根进献,楚文王送入口内品尝,只觉味道甚为独特,却不认识是何食品,于是便问庖人。

楚文王:此乃何物?其味甚奇。

庖人:禀大王,此是菖蒲之根,名曰昌歜。

楚文王开怀大嚼,不料却因暴食过量,以致中毒。

当晚忽觉腹痛如绞,暴病而亡。

随征诸将见此,不由大恸,于是便将庖人定以弑王之罪,乱刀分尸。

楚师挂孝载尸归郢,命人报入都城,声名国王虽死,却是凯旋而归。

鬻拳闻报,急引众出城,迎丧归葬,并扶文王长子堵敖继位。

拜舞称贺已毕,鬻拳乃向新王上奏。

鬻拳:臣下冒犯先王,拒其败兵入城,故致先王丧于征途,其罪在于不恕。

堵敖:先王系误食昌歜过量而亡,与卿无干,何必过于自责?本王不怪。

鬻拳:纵使王不加诛,臣又岂敢觍颜偷生?请从先王于地下!

于是引剑自刎。

堵敖悯其忠贞,命陪葬于文王墓前。

镜头切换,复转齐鲁大地。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国势日强,遂下令讨伐鲁国,以报长勺之耻。

鲁庄公闻齐军再来,遂命曹沫为将,领兵抵御。

曹沫与齐军对垒,三战三败,尽失汶阳之地。

曹沫羞愧,主动向鲁庄公请罪。

鲁庄公不但不怪,反而出言安慰。

鲁庄公:此是齐鲁国力强弱悬殊,又众寡不敌,非战之罪也。

曹沫再拜而起,感激涕零。

鲁庄公自忖不敌,于是遣使前往齐营,约请割地求和。

齐桓公应其请和,约在柯地会盟。

鲁庄公虽然心中惧怯,但齐国既许重修盟好,只得硬起头皮前往。

于是设朝召集众臣,明欲往柯地与齐桓公会盟之事,求问阶下,谁愿护驾前往。

曹沫闻言,越众上前。

曹沫:微臣不才,愿随主公前往!

鲁庄公:将军前曾三败于齐,不惧齐缺面嘲笑乎?

曹沫:惟有前番三败,所谓知耻而后勇,方有其后无往而不胜者。

庄公甚壮其言,许以同校于是曹沫护驾,只率兵车十乘,昂然而进,至于柯地。

齐桓公使人筑土为坛,四方布列雄兵,仲孙湫掌之;阶级七层,俱有壮士把守,王子成父掌之;坛上布设香案,排列歃盟之器,隰朋掌之;反坫设有金尊玉斝,寺人貂掌之;坛西乌牛白马,司庖易牙掌之。

东郭牙为傧,管仲为相,气象整肃。

安排已毕,门军来报:鲁侯来到!

齐桓公:传本侯命令,只许鲁君带领一个随从上台,余人息屏坛下执候。

门军跑出辕门,冲外高喊:方伯齐公有令,鲁君独自登台相会,许带一个随从。

曹沫闻罢,援甲按剑相随鲁庄公,将次升阶。

东郭牙见此,上前拦阻。

东郭牙:今日两君盟会,两相赞礼,安用凶器?请去剑。

曹沫冷笑:即是两君好会,你齐国重兵围台,剑拔弩张,却为何故?某肋下佩剑,若用于沙场,是为兵器;但用于会盟,礼仪之器也。

公若令齐人全部释兵,某便去剑!

罢上前两步,目眦尽裂。

东郭牙见此气势,不敢相强,只得倒退几步,让开道路。

庄公君臣拾阶而上,两君以礼相见,互致寒暄,各叙通好之意。

傧相宣布会盟开始,三通鼓毕,齐鲁二君各宣盟誓,插香行礼。

当时齐卿隰朋身为盟右,便将玉盂满盛牛血,过二国之君,跪而请歃。

鲁庄公先歃,以血抹唇,道:若违盟誓,有如此日。

次至齐桓公,亦歃血于唇,道:盟誓如约,人神共知。

曹沫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