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告结束,周郑关系亦因厉公靖乱之功随之缓和。
郑厉公为王室建此大功,却于归国路上得疾,回到郑都之后而薨。
世子捷即位,是为郑文公。
周惠王五年,陈宣公听信谄言,怀疑公子御寇谋叛,因而杀之。
陈厉公之子陈完,字敬仲,向与御寇相善,惧诛奔齐,被齐桓公拜为工正。
因素闻陈敬仲乃为当世贤良,便赐其食采于田邑。
陈完后代便以田为氏,又称田陈。
此年鲁侯太夫人文姜病笃,将儿子鲁庄公唤至病榻之前,殷殷嘱停
文姜:齐女今已长成,我儿当娶回国,以正六宫之位。
万勿拘泥终丧之制,使我九泉之下悬念。
齐侯方图霸业,汝宜谨慎事之,切勿更替我两国世代交好。
叮嘱已罢,溘然而逝。
庄公葬母以礼,守孝经年,遵依遗命,欲遣使往齐国议婚。
大夫曹沫奏请,俟三年丧期过后行聘。
庄公以母亲遗命为由不听,遣使至齐,行纳币之礼。
齐桓公亦以鲁丧未终,请缓其期,直至惠王七年,其议始定。
佳期将至,鲁庄公在位二十四年,年已三十有七,老夫少妻,因欲取悦齐女,故而安排迎娶诸事极其奢侈。
秋八月,姜氏至鲁,立为夫人,是为哀姜,齐鲁之好愈固。
吉服已过,齐桓公联手女婿鲁庄公,合兵征伐徐、戎,两国俱都臣服。
郑文公恐遭齐国侵伐,主动遣使请盟。
齐桓公复会宋、鲁、陈、郑四国,同盟于幽。
自此除秦、楚两国之外,下诸侯莫不归心。
周王遣召伯廖前往齐国,赐齐侯为方伯,得专征伐下不臣。
与此同年,晋献公灭骊戎,俘获骊姬姐妹,俱都立为夫人,长曰骊姬,次曰少姬。
镜头闪回,画外音起。
晋献公当为公子之时,先娶贾姬为妃,久而无子;又娶犬戎女狐姬,生子名叫重耳;再娶戎允姓之女,生子唤做夷吾。
继位之后,又纳先父武公之妾齐姜,亦生一子,寄养于申氏之邑,因名申生。
献公即位之后,贾姬已薨,遂立齐姜为夫人。
因申生乃是嫡子,故立为嗣,以大夫杜原款为太傅,里克为少傅,相与辅导。
齐姜又生一女,因难产而卒,献公复纳贾姬之娣贾君,使其抚育齐姜所生之女。
此番既纳骊戎二女,只因骊姬生得貌美无双,妖冶诡诈,便生内乱。
期年之后,骊姬生子,取名奚齐。
其后少姬亦生一子,取名卓子。
献公既爱骊姬,又喜其生子有功,遂改立为妃,封少姬为次妃。
晋国太史名苏,为立骊姬之事卜筮,显示卦象不吉,进谏于晋侯,献公不听。
史苏告辞退出,在殿外见到大夫里克,以及太卜郭偃,于是三人站立私语。
史苏:昔夏桀伐有施,获妹喜宠之,遂亡夏;殷辛伐有苏得妲己宠之,遂亡殷;周幽王伐有褒掳褒姒宠之,西周遂亡。
今我主伐骊戎获其二女,皆加宠信,晋国不亡得乎?
太卜郭偃:据某看来,晋将生乱而已,亡则未也。
里克便问:若生变乱,当在何时?
郭偃答道:不出十年。
十者,数之盈也。
里克大惊,便将此事记于简牍。
来日复将此事告知太傅杜原款,二人加倍心,交替在献公面前为世子申生美言,恐其因爱骊姬,更立奚齐为继嗣。
果不其然,骊姬得立正妃,急欲更立己子为储嗣。
但因世子申生并无过错,又与重耳、夷吾兄弟相与友爱,欲废无由。
时有嬖幸大夫二人,分别名唤梁五、东关五,挟宠弄权,晋人谓之“二五”
;又有优人名施,唤作施优,美姿多智,尤得献公嬖幸。
骊姬与施优私通,复交好二五,欲谋夺嗣。
施优献计:欲废世子,须先离间其三兄弟,休使常在一处。
二五齐赞:良哉!
此论也。
于是骊姬拜托二五,在国君面前行此离间之计。
二五奉命,上殿来见献公。
梁五进言:曲沃乃先君始封之地,宗庙所在;蒲与屈,地近戎狄,边疆要地;此三邑不可无人主之。
依臣之见,若使世子申生往主曲沃,重耳、夷吾分主蒲、屈,主公居中制驭,则国家社稷,如磐石之安。
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