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三十集 秦晋之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有二,垂垂老矣!

晋文公戏道:还,还。

犹幸你我相别,不及二十五年也!

季隗见丈夫犹记当年别语,旧情未忘,于是破啼为笑。

齐孝公亦遣使来贺,并送姜氏归晋。

文公喜不自胜,迎入后宫,与妻齐姜以礼相见。

晋文公:若非贤妻当初深明大义,醉遣离齐,寡人岂有今日!

姜氏:妾非不贪夫妇之乐,所以劝驾离齐者,正为今日大业之成就耳。

文公赞叹不已,遂使齐姜、季隗与文嬴相见,向文嬴甚称二姬平昔贤德。

文赢并无丝毫妒忌之意,对二人之德称赞不已,乃固辞正妻夫人之位,不敢居长。

姜、翟二姬怎肯?三女相让不已。

晋文公大喜,更盛赞文嬴贤德,于是重定宫中之位,立齐姜为夫人,翟女与文嬴并为次夫人,俱各无辞。

赵姬见季隗既归,亦劝其夫赵衰,也去翟国迎接叔隗母子归齐,一家人共同过活。

赵衰未知其是否出于真情实意,以为是试探自己态度,于是假言推辞。

赵衰:我蒙主公赐女为婚,不敢复念翟女,请贤妻再休言此事,羞煞人也。

赵姬正颜道:夫君此薄德之语,非妾所愿闻。

妾虽为国君之女,然叔隗先配夫君,且已有子,更是赵门骨血。

君乃烈烈丈夫,岂可怜新而弃旧!

赵衰口虽唯唯,但未知岳翁心意,只是犹豫未决。

赵姬猜透丈夫心意,乃入宫奏于父亲文公:父亲是为明君,女儿自非妒妇。

今季隗归晋,若赵衰不迎叔隗以归,则女儿必遗不贤之名,望父垂念。

文公捻须大笑:不料贤德之妇,皆都出自我家。

此乃人伦美事,为父岂有阻止之理?只是若那叔隗归来,我儿称呼却是有些不便,是称姨母,或称姊妹?

赵姬嗔道:父亲也是个老顽童,跟自家女儿,也没个正经长辈样儿。

思想父亲之语,也是忍不住好笑,便即通红了脸庞,辞父出宫回府。

晋文公于是立即使人至翟,迎接叔隗母子以归,亲自送入赵府。

赵姬欲以内子之位相让翟女叔隗,赵衰无论如何不敢依从。

赵姬:若论年岁,隗长妾幼;若依嫡庶,彼先妾后。

长幼先后之序,不可乱也。

且其子赵盾年齿已长,自当立为嫡子。

妾居偏房,理所当然。

必不肯从,妾惟有退还我父宫郑

赵衰心中感激,情不得已,只得趁散朝之时,私以伯姬之言奏于文公。

重耳大加赞叹:我女能知推让如此,真乃大贤,虽周之国母太妊,亦莫能过也。

遂宣叔隗母子入朝,亲命册立叔隗为赵府内子,赵盾为嫡子,己女伯姬为庶。

叔隗大惊失色,再拜固辞,文公再三不肯,复喻以乃是赵姬之意。

赵衰与叔隗感激涕零,终于拜受,谢恩而出。

赵盾时年十七岁,直生得气宇轩昂,举动有则,且通诗书,精射御,赵衰甚爱之。

嗣子及国母夫人之位既定,晋文公乃大会群臣,正式叙论诸将及众臣复国大功。

传旨官:奉晋侯诏命,赏封复国大功,以从亡诸臣为,送款还国者次之,迎降投诚者又次之,功分三等;别其轻重,上下有差。

第一等从亡诸臣,乃赵衰、狐偃、狐毛、胥臣、魏犨、狐射姑、先轸、颠颉,以次而叙。

第二等送款者,以栾枝、郤溱为,其他士会、舟之侨、孙伯纠、祁满等,以次而叙。

第三等迎降者,郤步扬、韩简为,其他梁繇靡、家仆徒、郤乞、先蔑、屠击等,以次而叙。

一众功臣,无采地者赐地,有采地者益封,俱都加官进爵。

念狐突冤死,立庙于晋阳马鞍山,别以白璧五双赏赐狐偃。

众臣:谢主隆恩!

晋文公大喜,又命大出金帛,遍赏舆儓、仆隶之辈,受赏者无不感悦。

魏犨、颠颉二人自恃才勇,见赵衰、狐偃赏赐皆在己上,便有怨言。

晋侯论功行赏之时,因不见介子推,偶尔忘怀,竟置之不问。

狐偃等皆知随从主公流亡时有个介子推,亦皆知其曾割股奉君,功劳高过自己,也都只作忘记,皆不提起。

镜头闪回,再介子推下落。

介子推见狐偃在船上以退为进,诡辞邀功,不由心怀鄙薄,耻居其粒渡过黄河之后,便只身离队而去,还至家中,甘守清贫,躬自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