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抬手便是一箭。
可怜!
叔武尚不知生何事,早被箭中心窝,望后便倒,当时毙命。
便在此时,一人自朝堂飞奔而来,却是上卿元咺正在殿中当值,听闻外面人喊马嘶,甚君侯归国,因此急迎而出。
未至宫门,忽见歂犬抬手矢,将叔武射倒在地。
元咺不由大吃一惊,知道事情有变,便不敢上前,急返身自巷归府,唤来御者,登车出城。
眼见离城已远,才于车上大骂:无道昏君!
叔武一片赤诚,将君位虚以待汝;你却忘恩负义,枉杀手足,理难容!
吾当投诉晋侯,借兵前来报仇!
一壁念,一壁痛哭,逃奔晋国而去。
卫成公车驾至于帝丘,长牂早已列队相迎,上前叩拜接驾。
卫侯问道:叔武何在?
长牂答道:太叔吩咐微臣,凡主公所派来人,早来早入,晚来晚入,不许阻挡。
因不知主公先期早归,故不及迎接,现正在打扫宫室庭除,以备主公返宫。
卫侯点头叹道:吾弟一片丹心挚诚,果无他意。
于是命令,排驾入城。
行之未远,忽见宁俞驾车奔至,迎面拜倒驾前,放声大哭。
卫成公:卿此何意!
宁俞:叔武出迎主公,被歂犬当面射杀矣!
卫侯大惊失色,嘿然片刻,这才答道:寡人中歂犬奸计,以致夷叔冤死。
卿勿复言!
乃趋车入朝,见叔武横尸宫门之外,两目圆睁,凝视苍。
卫侯下车,怀抱叔武,将其枕于己膝,失声大哭。
卫成公:夷叔,我因思念贤弟过甚,这才先期还归,未料你却为迎我而死!
世人无知,当诬我为争君位,以兄弑弟耶?惜哉,冤哉,痛哉!
一时泪下如雨,落于叔武满面。
叔武双目闪烁有光,渐渐瞑合。
宁俞亦跪于太叔尸前痛哭,见其瞑目,便嘶声奏道:太叔在有灵,已信兄长之言,故此瞑目。
若不杀歂犬,何以谢太叔之灵?
卫侯猛醒,便即喝道:还不将杀我兄弟凶手拿下,更待何时?
当时歂犬立在众人身后,欲待受封领赏,忽闻卫侯如此喝令,急上战车,便欲亲自驾车逃遁。
时迟,那时快!
早被宁俞率数十名家甲疾奔而至,挥戈扫下车驾,脚踝打碎,摔倒在地。
宁俞亲自上前擒执,又命五花大绑,押至卫侯面前。
歂犬高声叫道:臣杀太叔,亦为君也。
卫成公大怒:住嘴!
汝谤毁吾弟,已非一日;擅杀无辜,今又归罪于寡人,实为可恶。
留在世上,终为祸害!
左右,当场斩,号令宫门。
于是便在惨叫声中,歂犬级落地,复又高悬宫门。
卫成公继又吩咐,以君侯之礼,厚葬胞弟叔武。
国人及众卿大夫见杀歂犬,众心始安。
元咺日夜兼程,逃奔晋国,直入绛城,求见晋文公,伏地大哭。
文公大惊,急问所为何事。
元咺且哭且诉,明太叔武被歂犬射杀之事。
晋文公闻而大怒,命引元咺先去馆驿歇息,自聚文武群臣,问计于众。
晋文公:赖诸卿之力,三军用命,城濮一战,大胜强楚;又践土之会,诸侯景从。
奈秦不赴约,许不会朝,郑虽受盟,尚怀疑2之心;卫方复国,擅杀受盟之弟。
若不再申约誓,严行诛讨,诸侯虽合必离。
只卫侯杀弟之事,诸卿计将安出?
先轸奏道:主公既蒙周子命为方伯,似郑、卫慈不朝子2侯,理应以兵伐之。
况灭亲杀弟,以夺君位者乎?臣请替主公汇合诸侯,先灭卫,后伐郑,以儆不服。
文公听罢不语,只是微笑。
狐偃接言道:我谓不然。
齐桓公为伯主之时,九合诸侯,所行征伐,莫不挟子之名。
主公莫若以朝拜周王为名,号召诸侯。
郑、卫必不敢至,主公便以子之命问其不敬之罪,则下谁不威服?所谓私征不如公伐,行礼必举大名,君其图之。
文公听罢,只颔微笑,又不言。
赵衰接口道:子犯之言甚善。
然诸侯朝觐子之礼,不行久矣。
主公若合诸侯以临京师,子必然疑惧,而不肯许。
莫若会合诸侯于温,再请周王驾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