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王寝室,逼父自杀。
成王知道必不能免,至此大悔,乃请求太子道:方才我命庖役,正在后厨烹制熊掌。
待为父食毕熊掌再死,未知可否?
商臣答道:你企图拖延,等待外援来救耶?既将临死,食熊掌何用!
楚成王叹息数声,遂上吊自杀。
次日一早,太子太傅潘崇出面,召聚诸卿大夫于前殿,宣布国君因病暴死,遗命扶立太子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
画外音:楚穆王逼令父亲上吊自杀,可谓中国史上位弑父夺位者,开父子相残先河;但回思当年成王本人,亦是以弟弑兄堵敖,因而夺得君位。
今被其子商臣弑父,亦是理昭昭,报应不爽。
穆王即位,先为父亲治丧下葬,而后接受群臣朝贺,封赏功臣。
成大心为若敖族领,穆王虽然不喜,也只得将其升为令尹;以潘崇为太师,使掌环列之尹;其余各族公卿大夫,各有升赏。
成大心既掌相权,由是若敖氏在楚国权势复重。
斗宜申字子西,乃成得臣之弟,成大心之叔,被封商公。
闻兄长成王被侄儿商臣逼死,不由惊怒哀痛,遂托言奔丧返归郢都,并与大夫仲归合谋,欲图复弑穆王,为成王报仇。
不料谋事不密,迅败露,斗宜申与仲归二人反被穆王诛杀。
昔巫者范矞似,曾云“成王与子玉、子西三人,俱不得其死”
,至是其言果验。
镜头转换,按下楚国宫变,复叙秦晋情仇。
周襄王二十九年四月,秦穆公复使孟明视为帅,将兵伐晋。
孟明视感激穆公不记前番之失,再次重用之德,遂别秦侯,誓师东进。
秦师渡河之后,孟明视下令焚船,谓三军道:今后路绝矣,此去有胜无败。
胜则尽雪前耻,为阵亡父兄报仇,败则有死无生!
三军闻此,尽皆感愤,且念三年前崤山之耻,由是勇往直前,杀向秦国。
秦军三战皆胜,先后攻取王官及鄗邑,接连大败晋军。
晋人无力抵挡,皆都固城以守,不敢轻易出战。
孟明视终于扬眉吐气,遣使返京报捷。
秦穆公赞道:此乃知耻而后勇,哀兵必胜者也。
遂出秦都,自茅津渡河,亲至崤山旧日战场。
因命收拾山谷中秦人尸骸,为其丧,掘坑封墓,哭祭三日。
秦穆公誓曰:嗟士卒!
听无哗,余誓告汝。
古之人谋黄髪番番,则无所过。
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谋,以致崤山之败,故作此誓。
秦国君子闻之,皆为垂涕:嗟乎!
主公之与人周也,卒得孟明之庆。
秦穆公伐晋返师,乃升孟明视为亚卿,使与上卿繇余共治秦国,由此兵威大振。
时有西戎主赤班,初见秦兵屡败于晋,便率诸戎叛秦。
及闻秦师伐晋大胜而归,恐穆公将得胜之师移而伐戎,遂通过旧臣繇余,向秦伯奏请,声称愿率西戎二十余国,纳地请朝,共尊穆公为西戎伯主。
繇余转奏,秦侯从之,此便谓“并国二十,拓地千里,遂霸西戎”
。
西戎诸国愿奉朝请,听命于秦,于是秦穆公威名声振诸侯,直达京师。
周襄王闻报,欲册封秦侯为方伯,使与晋侯并肩,议于众卿。
尹武公进言:秦虽霸西戎,然其位于西鄙,未若晋能勤王。
今秦、晋交恶,晋侯驩能继父业,若册命秦,则失晋欢。
不若遣使贺秦,则秦知感,而晋亦无怨。
襄王从奏,遂命尹武公使秦,赐金鼓以贺。
秦穆公拜受金鼓,自称年老不便入朝,使公孙支随尹武公如周谢恩。
是年繇余病卒,穆公遂以孟明视为右庶长,实为秦相。
百里奚当时致仕在家,隐居已久,闻报儿子拜相,遂道:我儿三战三败,又三败三战;今终打败晋师,一雪前耻。
又助穆公成就西方霸业,使我老怀弥慰,再无憾矣!
于是大笑三声而亡,终年一百零五岁。
百里奚既死,儿童不歌,舂者不咏。
遗命葬于故乡南阳,墓曰麒麟岗七星冢。
画外音:近两千年后,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路过百里奚冢,见其断垣残碑,感慨系之,遂写《过百里奚大夫冢》,其诗文道:客行感时节,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