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集 六卿分权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孙支闻言收泪,因将渔翁之子唤至近前问道:我儿何名,因何有这许大力气?

渔翁子:后生子无名,曾跟父亲学艺十年,故此力大。

公孙支点头,遂收为义子,取名为公孙杵臼,与其母皆带回府中,锦衣玉食以待。

三年之后,公孙支病故。

杵臼恐受其族中子侄忌惮相害,乃携母渡河,来至晋国,为赵盾收留,作为门客。

闪回结束。

公孙杵臼奉赵盾之命,引家丁出府,分散潜出城门,往郊野埋伏。

狐射姑派出门客前往陈国,怒气不息,暗道:便将公子乐迎回,赵盾亦必与我为难,不肯轻易俯允。

使赵盾位居我之上者,阳处父也。

若不杀之,此恨怎消!

且若杀处父,赵盾便失羽翼,不敢与我相争。

阳处父主理国葬,出宿郊外守墓,我有计矣。

于是便唤胞弟狐鞫居:你带家甲百人出城,诈为盗贼,往刺阳处父,不可有失。

狐鞫居领命,遂引众丁夜至陵园,逾墙而入。

只见阳处父正端坐室中,秉烛观书。

鞫居隔窗便是一箭,正中背心。

阳处父中箭,忍痛破窗而走,但因伤重,摔倒园郑狐鞫居上前,取其级。

狐鞫:可叹,复又可笑!

是你当初下河渡口一箭,射中渔翁背心,致其毙命;今日复又被我北心一箭射死,岂非冥冥中,自有报应乎!

叹笑已毕,狐鞫居便持级,复逾墙而去。

阳处父既死,自有从人暗中窥视,识得行凶者乃是狐鞫居,不由大惊。

凶手去后,从人遂收拾家主无头尸身,草草埋于襄公陵园。

哭至明,于是易服入城,走报赵盾。

便在此时,公孙杵臼亦杀公子乐,引家丁持其级归报。

赵盾盘算此役胜负得失,便思:不如暂将阳处父被杀一事放下,先立公子雍即位。

于是意决,叮嘱阳处父随从道:阳太傅既为狐家所害,追究无益。

你等自去为家主丧,若外人问时,只是被秦盗所刺,休得泄露真相。

待大事已定,我再寻机与你家主报仇。

阳氏随从焉敢违拗上卿?只得依令而去,为家主办理丧事。

是年冬十月,朔风大起,瑞雪缤纷。

因见公子雍尚未归国,赵盾只得率领群臣,奉太子夷皋,殡葬晋襄公于曲沃。

夫人穆嬴随同送葬,便问赵盾:先君临终时托你何事?今尸骨未寒,卿便背之?

赵盾心中含愧,只得支吾:诸卿公议,赵盾一人,不能阻众!

穆嬴:如此来,迎子雍归国,非卿本意耶?便待大葬即罢,回宫再行商议。

赵盾恐其当众张扬哄闹,只得唯唯。

下葬已毕,奉神主入庙,赵盾立命将狐鞫居拿下,宣于诸大夫:先君托梦告我,狐鞫居擅杀阳太傅于陵园,不可不诛!

众臣闻言,无不大惊。

狐鞫居不服:梦中之语,何足为证!

赵盾冷笑,乃出阳处父级:以此为证,可否?

镜头闪回。

公孙杵臼趁群臣出城送葬之时,夜入狐府,搜出阳处父级,兼程送来。

铁证如山,狐鞫居至此无辞,于是伏诛。

早有狐府家丁,飞驰回城,报与大爷贾季。

狐射姑闻胞弟身死,痛哭一场,咬牙切齿恨怨赵盾。

又恐其回城后不肯就此罢休,设计谋害自己,乃趁夜乘车出奔翟国,投奔翟主白暾去讫。

画外音:就在狐射姑行于中途之时,翟国已生巨变,此去便即一脚踏空,后悔不及。

镜头转换闪回,翟国王帐。

翟主白暾自前番败于晋国,时刻皆思报仇。

因知晋国强盛,一时难克;复闻鲁、卫、曹侯皆与晋国结盟,便思先灭鲁国,再伐卫、郑,以谫除晋国羽翼。

为求能征惯战良将,于是张榜求贤,许以重任。

榜文张挂之日,惊动鄙野一位巨汉,名唤侨如,身高一丈五尺,邑中赠送绰号,谓之长翟。

生异赋,能力举千钧,浑身长满鳞甲厚皮,钝器绝不能伤。

闻国主悬榜求将,遂至都城,前来应聘。

白暾见而大奇,命当殿试武。

侨如演试武艺,力敌百士,不能近身。

白暾喜不自胜:此赐勇将,以助我报先兄之仇也。

于是当众封官,用之为将,使侨如为侵鲁先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