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一集 染指国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景公在位,拜赵旃为卿,终遂其志。

赵旃生子赵胜,赵胜生赵午,赵午生赵稷,世代继为邯郸大夫。

镜头转换,复中原。

赵穿弑杀晋灵公当年,周匡王姬班病卒,在位六年。

同母弟姬瑜嗣位,是为周定王。

此年郑伯禀承楚庄王之命,遣公子姬归生攻宋,战于大棘。

宋公拜右师华元为将,引兵出战。

华元誓师祭旗以出,陈兵于郊野,与郑军对垒约战。

临战前夕,华元下令杀羊飨士,以励三军;但因分肉者疏忽,为元帅驾车御者羊斟却不得食。

来日决战,羊斟心怀愤恨,竟直驱元帅座驾,冲入郑军阵内,将主帅卖给敌将。

由是华元被掳,宋军大败,丧甲车四百六十乘,将士被俘二百五十人;战死沙场,被敌军割去左耳者百人。

当日夜间,月明如昼。

华元趁郑军庆功,看守者一时大意,皆去喝酒,遂仗绝顶武功,破槛夺马,逃归本营。

宋国诸将见主帅归营,不由大喜,其乱顿息。

华元升帐聚将,立即下令:命将昨日杀羊飨士之时,主管分肉将官,推出帐外斩!

那将官被从班部中揪出,押往帐外,于是回头大呼:冤枉!

末将何罪?

华元怒道:因你错分三斤羊肉,致我丧车近五百乘,损折将士三百余人。

且连本帅,亦成敌国之虏。

今只以你一命抵之,有何冤枉?

分肉将官无语,只得引颈就戮。

便在大棘之战同时,楚庄王率军北攻陆浑之戎,军至伊洛,陈兵周郊。

周定王闻楚王兵临王城之外,急使王孙满以出城劳军为名,问其来意。

王孙满者,便是当年立于王城,观秦军越城伐郑,断言孟明视等三帅必败之童。

此时已是翩翩中年贵胄,乃至楚营,宣示子劳军之意,然后落座,正色质问楚庄王。

王孙满:楚子用兵于陆浑之戎,今顿兵王城之外,诚为非礼。

究竟意欲何为?

楚庄王无以回答,忽生一计,反问道:我闻大禹划分九州之时,曾铸九鼎。

因心怀好奇,来此借问其鼎,广有几尺,重有几何?

王孙满:你问此作甚?

楚庄王:欲南移至楚,故问之。

王孙满:王祚在德,而不在鼎。

夏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德之休明,虽,重也。

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祚明德,有所厎止。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所命也。

周德虽衰,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庄王辞穷,不知所对,恼羞成怒,便欲作。

正在此时,内侍俯耳禀报:国中有变!

请大王急还国,平定叛乱。

王孙满从容稳坐,将此情看在眼中,渐渐面露笑容。

楚庄王变颜变色,遂收起狂傲之态,离席长揖,向王孙满再三告罪,然后宣布班师。

镜头闪回,楚都上郢。

当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时,令尹斗越椒与司马蒍贾留守都城,斗争愈烈。

蒍贾多次遣使寄书庄王,诽谤斗越椒越礼,图谋不轨。

斗越椒本就傲狠,不愿坐以待毙,复仗其宗族庞大,于是预谋反叛。

只因楚庄王举全国精兵,离都北伐,因而城中守备空虚。

斗越椒以为良机莫失,遂率斗氏族人家甲,离开封邑,先向蒍贾封国杀来。

只经三战,蒍邑被一举攻克,蒍贾成擒。

斗越椒典数蒍贾恶行,立命诛杀,并以烝野为基,进攻郢都王城。

斗氏家族力量极强,叛军声势浩大,王城由此遣使北上告急。

楚庄王闻报,一面兼程回师,一面遣使往斗氏军营,提出以文王、成王及穆王“三王之子”

为质,谈判解决纷争。

斗越椒骄狂已极,以为郢都旦夕可下,拒不接受谈和。

至此,若敖氏经武、文、成、穆诸代楚王兴挫,终与王室摊牌,铤而走险。

楚庄王率军反师,与斗越椒军遇于皋浒(今湖北襄阳西),展开大战。

两军相距二百步,斗越椒遥望楚庄战车伞盖,乃摘硬弓,绰狼牙,驱车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