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三集 晏子使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

当今海内诸国,惟楚最盛,寡人欲辱晏婴,以张楚国之威,卿等有何妙计?

太宰薳启疆遂献密计:晏平仲善于应对,乃舌辩之士,须如此行事,方可辱之。

灵王大悦,吩咐立即照计行事。

薳启疆奉命而为,乃夜卒徒,于郢城东门之傍另凿门。

又嘱咐门军,当齐国相晏子来时,开此门延入。

次日晏子来至郢都东门,见只开门,不肯进入,门军再请。

晏婴大怒,高声道:此狗门也,非供人之出入者。

若我出使狗国,则可入此门。

其人个头虽矮,但声若洪钟,城上众军皆闻。

薳启疆闻之,自觉窘迫,急命傧者更改通道,大开中门,以延请齐使进城,并相迎入宫。

晏婴昂然上殿,从容与楚国君臣分别见礼。

楚灵王笑道:齐国无人耶?

晏子:齐之临淄,三百闾巷,国人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何为无人?

楚王:既是人才济济,然则何以先生为使?

晏子:齐国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楚王无言可答,乃赐宴摆酒,众臣作陪。

酒酣之余,忽见楚卫绑缚一人上殿,却是晏婴随从。

晏婴忽见自己随从被楚人所执,刚欲作,忽悟此必又是楚王计策,于是复又安坐,举杯独酌,冷眼旁观。

楚灵王有些意兴阑珊,只得打起精神,勉强相问侍卫。

楚王:此所被缚之人,曷为者也?

侍卫:是齐人也,坐盗。

灵王闻此,便目视晏子:齐人固善为盗乎?

晏子避席答道:晏婴闻之,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楚灵王呆怔片刻,自嘲笑道: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乃命释齐人之缚,始对晏子改颜相向,执礼甚恭。

周景王十五年,楚王既灭陈、蔡,又迁许、胡、沈、道、房、申六国于荆山。

由是中原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楚灵王自谓下唾手可得,只差齐、晋尚强,吴、越未服。

乃使薳罴同蔡洧奉世子熊禄居守郢都,亲自大阅车马,东狩州来,次于颍水之尾。

又车三百乘伐徐,大军屯于乾溪,以为声援。

时当冬月,降大雪,积深三尺有余。

楚兵常在淮南,不耐北国寒冬,且身披铁甲,手执兵器,顶风冒雪,愈加难挨。

周灵王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头顶皮帽,足踏豹皮靴,立于中军帐前,连声赞道:好雪景也!

士兵闻此,无不心寒。

右尹郑丹见将士渐病,又恐京都出事,便劝班师。

灵王初时不肯,后见冰雪地,新鲜劲已过,也无甚好玩,便即心动,于是听从郑丹。

正欲传令拔营,却见一骑快马踏雪驰至,瞬时到到近前,下马拜倒,却是传驿斥侯。

斥侯:禀报大王,万千之喜。

楚灵王:喜从何来?

斥侯:司马督引兵伐徐,初获大捷。

楚灵王闻报大喜,以为徐国早晚可灭,于是便止班师。

竟至冬去春来,留连忘返。

便在此时,正如郑丹所料,郢都果然出事,生巨变。

镜头闪回,楚国郢都。

自蔡国被灭,楚公子弃疾被灵王封为蔡公。

蔡国大夫归生之子,名唤朝吴,表面臣事弃疾,暗地谋复蔡国,与其家宰观从日夜商议。

观从者,蔡故大夫观起之子。

因父亲于二十年前被楚康王车裂,故对楚国恨之入骨,欲报此仇。

朝吴对观从极力厚待,使为家宰,故而共议复蔡灭楚,同志一心。

这一日,二人又于内室密议。

朝吴道:楚王伐徐,驻兵乾溪,远离郢都千里之外。

我可趁此,谋复蔡国否?

观从:可也。

但欲要复蔡,须先乱楚。

朝吴:若欲乱楚,计从何出?

观从:今楚王黩兵远出,久而不返,内虚外怨,此亡之日也。

当初熊虔弑侄郏敖自立,其弟子比、子皙、弃疾,心皆不服,因力不及,只得屈从。

公子若假传蔡公弃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