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五集 庞涓下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递与祖师,心中忐忑。

祖师相了一相,脸现悲悯。

鬼谷仙师:汝知此草名乎?

孙宾:弟子不知,尚请师尊赐教。

祖师:此草名唤车前子,亦能开花,只未当时令。

其为草药,具祛痰、镇咳、平喘之能,于民多有用处,功效非凡。

夏、秋二季种子成熟,采收果穗晒干,便可种植下。

孙宾:只要与民有益,那便就好。

未知弟子当往何方求生?

祖师:其草丛生,尖部并齐而长,则汝当仕于齐,必成大功。

然则可惜!

此草齐胫而折,莫非我徒,当有肜膑之厄乎?

庞涓接口道:祖师,此草本是好的,是被弟子一指弹折。

却与肜胫膑膝,有何相干?

祖师看了庞涓一眼,便即瞑目不言。

于是二人拜别祖师,并肩下山。

向北行犹未远,走至歧路,庞涓忽然止步。

庞涓:贤弟,我等果真要到冀州,去投王敖祖师?

孙宾:祖师之命,如何违得?

庞涓:然依祖师所云,我等此时所学,已可建功立业,扬名下矣!

人生苦短,又何必将大好时光,皆耗没于山野荒林?

孙宾:依师兄之见,便欲如何?

庞涓:我闻魏惠王在大梁招贤纳士,欲图霸中原,西拒强秦。

不如趁此机会,你我兄弟皆投魏王,以图大业。

孙宾:凡心一动,神仙难止。

既是如此,师兄自此往南,弟却往北,就此别过。

庞涓:如此来,弟非去黄山不可?

孙宾:师命难违,非去不可。

庞涓:既是如此,你我兄弟就此分别。

兄此行倘有进身之阶,必荐贤弟同立功业。

孙宾:师兄此言,是临别套话,还是自肺腑?

那庞涓果然便是临别客套之语,见被师弟破,遂大为窘迫,便指立誓。

庞涓:为兄若有谬言,来日当死于万箭之下!

孙宾急捂其嘴,道:弟失言,死罪死罪。

多谢师兄厚情,又何须立此重誓?

两下执手不舍,又闲话多时,眼见日上三竿,互道珍重,洒泪而别。

孙宾别过师兄,计算路程,距冀州黄山,足有千里之遥。

于是不敢多耽,当下撇开大路,只往荒僻道,施展师门所传道家行妙术,伏身跷足,一路往北,快如奔马。

于路饥餐渴饮,夜宿晓,不则五七日,便至冀州黄山(今河北曲阳县内黄公山)。

孙宾依照师尊所述,寻到山口,取路入谷,行未其半,早见一个道人迎面走来。

道者:早知孙师兄必于此数日光降,未克远迎,还请恕罪!

孙宾见来者年纪,与自己不相上下,于是打个揖:师兄何人,何知弟贱姓?

道者:弟乐池,中山人氏,祖父乃灵寿大夫乐羊子,父为中山大夫乐舒。

因当初先父被中山君枉杀,弟随祖父居于灵寿,后被鬼谷先师携至黄山,就为兵家门之徒。

孙宾:原来如此。

弟失敬!

遂与乐池重新见礼,叙论年庚。

乐池比孙宾年幼七岁,便称师弟,倍加亲热,一齐上山。

一路拐弯抹角,缘谷而上,至一山洞,倒也与云梦山鬼谷洞差相仿佛,并无二致。

乐池引孙宾入内,指着中间座中仙师:此便是鬼谷祖师,师兄可上前参见。

孙宾领诺,倒地四拜:弟子孙宾,拜见祖师。

祖师笑道:贤弟子远来劳苦,起来话。

声音虽然慈和,但如宏钟,山洞为之回响良久。

孙宾拜罢起身,抬头看时,不由大吃一惊,暗道:奇哉,怪也!

我数日前拜别师尊,日夜不休赶路,他怎地跑到我前头,先来到簇?

彼时正当申初,光自顶隙斜射入洞,照在高座之上,见那祖师含笑而坐,不是鬼谷先生王禅老祖,却是哪个?

那老祖见孙宾惊呆之相,不由婉尔,终于忍之不住,忽跳下座来,哈哈大笑,又撕胡须又扮鬼脸。

来到孙宾面前,绕其连转三个圈子,这才止住。

王敖老祖:我观你这娃儿神情,定是异常奇怪,心中暗道:“此处怎地又有一个鬼谷子师尊?”

是也不是?

孙宾虽然不苟言笑,此时也忍不住抓耳挠腮,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师父,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