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遂请太子先回,自与田光同车后行,造访太子宫郑
田光到时,太子丹早在宫外迎接,执辔下车,京中之人观者如堵。
太子丹亲扶田光入府,亲自献茶,极尽敬慕之礼。
旁观众宾见田光年老不堪,太子如此恭敬相待,无不窃笑。
田光环顾左右,早明众人之意,便对太子丹道:殿下爱贤之名,今京中之人尽知,荆轲亦必稍后听闻。
老朽愿借殿下车马,亲去请荆轲前来,其必不能辞。
太子丹逊谢,又问:度先生所交游豪杰之中,除荆卿之外,亦有智勇如先生少壮之时,可代为先生持筹者乎?
田光连连摇道:大难,大难。
虽然,太子自审门下客,可用者尚有几人?若有,可使就此相见,待田光请为殿下相之。
太子丹闻,又惊又喜。
乃悉召夏扶、宋意、秦舞阳数人至前,使与田光相见。
田光将此三人俱都相过,又一一问其姓名,乃请众人退出。
太子丹:先生观此三人如何?
田光:老朽不才,窃观太子诸客,俱无可用者。
太子丹:先生何所据而言?
田光: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
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
太子丹:则荆轲如何?
田光:臣所荆卿者,实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为胜之。
太子丹大喜,便在内堂设宴相待。
席间相求,必请荆轲来府中相见,田光然诺。
稍时席散,太子亲送至门,命以自己车驾送归,并听先生驱使,田光复又逊谢。
田光将欲登车,太子低声相嘱:席间所言,乃国之大事,先生万勿泄于他人!
田光笑道:敬诺。
太子即使不言,老朽亦知其要。
来日一早,田光便乘太子銮舆,来见荆轲。
日光斜照,蓬门蔽户,家徒四壁。
荆轲:老叟何来?
田光:从来处来。
荆轲:此是从何处借来怒马轩车,到我舍下显摆?
田光:燕太子丹欲募刺秦勇士,我已将贤弟举荐于太子矣。
子将一举成名,可喜可贺!
荆轲盯视田光片刻,道:是你自己活得不耐烦,却将我先送上祭坛。
此去九死一生,有何可喜,复有何可贺?
田光:如此来,贤弟是不敢去矣。
我这便回复太子,使其另请高明可矣!
荆轲:且慢。
是谁我不敢去者?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壮士何惧一死?
田光见其应允,长叹一声:贤弟豪气,千古少见,喜我所托得人。
荆轲:既曰喜得其人,老兄又何必长叹?
田光:所喜者,终不负太子所托;所叹者,被人所疑,不得不死也。
荆轲:此话怎讲?
田光:某闻长者之行,不可使人疑之;昨日临行,太子告光,勿泄此事。
此是疑我口风不严,恐坏其大事也。
夫为壮行,而使人疑之,非副我节侠之谓。
荆轲:老兄意欲何为?
田光:愿足下乘此车马,急往宫中去见太子。
便言田光已死,明我不泄其谋之志。
罢此言,忽退后数步,毅然拔剑自刎,仆伏倒地而死。
荆轲托人将田光送回庐舍掩埋,毫不回顾,便乘门外车马,进城来见太子丹。
太子闻而大喜,接出府外,携手入内,以上宾之礼相待。
荆轲见礼已毕,平静告诉太子:某既受故友所托,必忠太子之事,请勿怀疑。
太子:卿乃豪侠之士,向来一言九鼎,燕丹岂有怀疑!
未知田老先生,何不与卿同来?
荆轲:我友田光,为兑现守密之诺,已自杀而死矣。
太子丹闻而大惊,向城东方向再拜跪行,痛哭流涕道:是我杀先生也。
嘱以勿泄,是欲使大事成功,并无他意。
田公以死践之,岂我初衷耶!
荆轲旁观,沉默不语。
太子丹哭罢,起身拭泪,延请荆轲登堂上坐,自己跪施大礼,以头叩地,慷慨陈辞:
田公不弃,荐公于我,此哀燕国,不弃宗社。
秦王贪利,欲壑难填,不占尽下,野心难足。
前虏韩王,占领其土;又南攻楚,北破赵国,兵势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