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八集 指鹿为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

项梁暗喜,以为时机已至,乃与侄儿商议起兵。

此时项籍二十四岁,长成一条凛然大汉,身高过丈,力能举鼎,兼且武艺绝伦,下无对。

每临战阵,身胯乌骓宝马,手持点钢长戟,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万人难担

项籍闻叔父起兵反秦,不由大喜:侄儿等候此日久矣!

聚兵反秦,须有城池为基,方能为之。

不如先夺会稽以为根本,招集江东子弟并三吴豪杰,方可成其大事。

项梁抚掌大笑:我侄不复当年一勇之夫矣。

能此言,真乃善之善者,正合我意!

话犹了未,门上忽报:会稽郡守殷通相请,有要事相商。

项梁与项籍相视而喜:大事成矣!

由是便随来使,到至郡守衙门。

殷通闻项氏叔侄来到,亲自迎至门,延请入室,叙礼献茶。

茶罢搁盏,项梁问道:未知郡守呼唤,是为何事?

殷通答道:自陈王起事,江西之地全反,此欲灭秦之际也。

我闻凡行大事,先者制人,后者制于人。

本郡打算起兵反秦,请与桓楚统领军队,不知公意如何?

项梁:桓楚乃是故楚名将,不知生死,今其何在?

殷通:闻逃亡草泽之中,未知所在。

但若闻公在,自是一招便至。

项梁:敬诺。

桓楚逃亡,人都不知其去处,只有我侄项羽知之。

罢,将侄儿项羽唤过身前,对其连眨双目三次,递以暗号,命其上前参见郡守。

殷通见项羽少年威势,不由暗暗称奇,便命近前话。

项羽依令上前,距郡守一步之遥,躬身施礼。

项梁忽然大喝:侄儿何不动手!

项羽闻声拔剑,只挥手之间,一下斩落郡守殷通头颅。

项梁手提郡守级,复挂郡守官印,与侄儿来至衙外。

郡守部下大惊,一片混乱。

有人鼓勇上前喝道:彼止二人,我等何不为主公报仇!

众人闻言,执兵上前。

项羽大喝一声,举剑冲上,犹如虎入狼群。

足不旋踵,连杀一百来人。

众人见项羽如此英勇,有如神降世,皆都面无人色,弃兵趴倒在地,不敢仰视。

项梁安慰众人:秦王无道,下皆反。

郡守不义,欲杀我叔侄向朝廷请功,我故杀之,应顺民。

今复故国时机至矣,公等何不随我择一宗室奉之,以推翻暴秦?

众人皆道:愿听将军之命!

项梁遂召豪强官吏,明反秦复国道理,又派人去接收吴中郡属各县壮勇,共得精兵八千人。

又部署郡中豪杰,分做校尉、侯、司马等职。

安排已罢,其中一人因见不录己职,上前自请:我乃郡中旧吏,项公因何不用?

项梁道:昔日郡守曾命你治理丧事,子且不能胜任,还能干成何事?故今不用。

众人听罢,皆都钦服。

于是项梁自为会稽郡守,命项羽为副将,带兵巡行下属各县。

时有广陵人召平,因奉陈胜命令攻夺广陵,多日不能攻陷。

因闻陈胜兵败身亡,章邯即将挥军渡江,不由大急。

忽闻报项梁起兵,已夺占会稽,便假传陈胜命令给项梁。

兹令:授项梁楚上柱国官职。

江东已定,将军宜火率军向西,迎战章邯秦军!

项梁未知陈胜已死,于是拜受其职,率领八千子弟渡过长江,往西进。

时闻陈婴已经攻克东阳,项梁即派使者,要与陈婴联合西进。

陈婴见到项梁来使,闻联手西进,不由大喜,乃对部将道:项氏世代将门,在楚国享有盛名,今欲行大事,将帅非其不可。

我等依附名家望族,灭秦必矣!

众将皆都喜而从之,声称愿归项梁统帅。

来使自然喜出望外,驰马返报项梁,于是两家就此合兵一处,往西征伐。

便在此时,楚王景驹与部将秦嘉驻军彭城之东,闻项梁西来,便欲与其为担

项梁对诸将道:今张楚王陈胜作战不利,不知去向。

秦嘉背叛张楚王而立景驹,实属大逆不道!

又阻我西去之路,便是助秦为虐。

我等如其奈何?

项羽:不必商量,击之可也。

项梁从之,便命项羽为先锋,进军攻打彭城。

秦嘉不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