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集 巨鹿大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宋义率领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因见色已晚,便命下寨安营。

前军探马来报:巨鹿距此不远,有秦国上将王离,率领二十万大军,重重围困。

另有章邯二十万军,列于棘原,与巨鹿大营呈犄角之势。

宋义闻言恐惧,命令诸将:各引本部军马,就地安营,不可轻举冒进。

项羽:有道是兵贵神,我军远来,利于战,因何不进?

宋义:你年纪,晓得甚么兵法?有道是善解纷者,需待其疲。

我只坐观秦赵决战,两败俱伤后进击,则必收渔人之利也。

卿且退下,再有敢言出兵者,必斩!

项羽冷笑不止,愤愤而退。

大军逗留四十六,并不前进半步。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新年月,军粮将尽,宋义便议退兵。

项羽当场痛斥:数万大军,延挨许多时日,空耗粮饷;如此怯战,枉为上将!

宋义恼羞成怒:此贼无礼,敢如此辱我。

卫兵,将项羽与我拿下!

项羽亦怒,当即拔剑上前,手起剑落。

宋义级便离脖颈,落于地上,继而死尸栽倒。

宋义至死不知,部下将士已皆被范增暗中收买。

眼见项羽行凶,并无一人上前,护卫主将。

楚怀王闻之,虽然不悦,但亦无法可想,只得将错就错,便封项羽为上将军。

并令英布、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项羽指挥,催命解巨鹿之围,进军关郑

项羽领命,下令拔寨启行,引军北进,到至漳河南岸,扎营列阵。

当时章邯军驻扎棘原,两军对阵,相持未战。

秦军围城百日不战,赵高闻此,便向秦二世进谄:章邯统率举国四十万大军,今迁延巨鹿不进,此必与叛军暗有勾结,要引其进关也。

秦二世信之,便派人持节,前往军营,责问章邯。

章邯害怕,派长史司马欣回朝汇报军情,并请示公事。

司马欣到至咸阳,滞留宫外三日,皇帝只是不予接见。

司马欣惧甚,急离咸阳,奔回棘原军中,因恐被害,未顺原路而走。

赵高果然派人追赶,不及而还。

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回报:赵高独揽大权,子深处内宫,众官皆不得进言。

某待命司马门外,三日三夜,竟不得见皇帝。

由此逃回,且遭赵高沿途追杀,幸兼道绕行得免。

依末将观之,将军若能获胜,赵高必嫉大功;倘若兵败,则必遭杀戮亡身之祸。

章邯:如此奈何?

司马欣:何去何从,惟将军思之。

末将追随将军,惟马是瞻!

章邯闻言,沉吟不语。

正在这时,中军入报:赵国大将军陈余,派使前来下书。

章邯:令来使入见。

赵使入帐行礼,献上主将亲笔书信。

章邯展其陈余来书,见其略云:

昔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陷楚都鄢郢,北屠马服君赵括大军,攻城掠地,不可胜数,终遭赐死。

蒙恬北击匈奴,开榆中数千里之地,终被杀于阳周。

何哉?因其战功太多,秦廷不能予以封赏,故藉口杀之。

今明公为将三年,士卒伤损以十万计,各地诸侯并起,叛秦者愈众。

赵高今见形势危急,亦必藉口免祸,谄杀将军,推卸其责。

欲灭秦,智愚皆知。

将军内不能直谏朝廷,外为亡国之将,孤木难久,不亦悲哉?不如就此率众倒戈,与诸侯合约攻秦,共分其地,封王称孤。

此与身受刑诛,曷为有利?陈余不敏,惟将军思之。

章邯深思良久,礼待来使:卿其回复陈将军,此事体大,且容我思之再复。

赵使:外臣遵命,望将军慎思,早日回复。

于是辞归,还报陈余。

章邯送走赵使,屏退诸将,退入后帐,密与司马欣商议。

章邯:秦王听信赵高,今欲害我,公议奈何?

司马欣:陛下既信赵高,叛之可也。

但若与诸侯约盟,不如只盟于楚王。

章邯听从其议,由是密派军侯,前往楚军大营,要求与楚国订立和约。

项羽怒道:身为上将,统军四十余万,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逃,不能逃则降,不能降则死。

两军既交,岂能言和!

于是赶出来使,不许言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