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九集 武帝求仙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后逃去。

负责调查官吏逃回关中,以此事责问郭解,令其交出凶手。

而郭解听那官吏描述状貌,确实不知杀人者是谁。

官吏由此向皇帝报告,郭解无罪。

公孙弘奏道:郭解尚侠,玩弄权诈之术,常因事杀人,本就罪不容诛。

此事郭解自己不知,犹较其自己杀人尚重也。

陛下宜判郭解大逆无道重罪。

武帝信以为然,于是命令将郭解押往京师,诛其全族。

闪回结束。

当郭解被捕进京之时,正是主父偃伏诛之日。

郭解入京,子诏命下在牢,不必再加审理,待捕齐家属亲族,一并诛杀。

地方官奉旨,追究其族,上报尚有外祖母许负,今在骊山老母宫修行,理宜问斩。

武帝惊问:此位骊山老母许负,便是当年为我高祖皇帝相面者乎?

御使答道:是也。

今年已九十六岁,而貌如少妇。

武帝大为惊奇,便问其生平详事。

御史瞠目结舌,不能详奏。

博士东方朔正在帝侧,见御史窘迫,遂开口奏道:启奏陛下,臣知许负之事。

汉武帝:卿又因何得知?

东方朔:臣乃平原郡人,邻近河内。

因少时曾游历河内郡,又多次留居轵县,与郭解门客常相往来,故对许负之事,知之甚详。

汉武帝:朕闻诸子百家之中,惟有骊山门最为神秘。

世间只有骊山老母之名,而无人可传其术。

贤卿博识多闻,委实异于常人。

则便将许负平生之事,详为寡人之。

镜头闪回。

便借东方朔之口,叙述许负轶闻。

始皇帝二十六年,秦始皇嬴政诏命,以大将军王翦之子王贲挂帅,率军攻齐。

秦朝铁骑到处,齐国防卫立时瓦解崩溃,七十余城相继攻克。

于是攻入临淄,俘掳齐王建,灭齐为郡,下一并于秦。

始皇帝令下大庆,同时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朝廷。

各地官员遂广征博采,纷以本地祥瑞之像上奏。

临兆郡守来报,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兆。

始皇大悦,以为喜瑞,令销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像之。

河内郡上奏,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诞生一女,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形。

此女出生百日,即能开口话,实属神异。

始皇闻讯,亦以为吉瑞之兆,令赐许望黄金百镒,善养其女。

许望为表示对始皇帝感激之情,特为女取名为许莫负,意为不会辜负圣上隆恩之意。

许望女儿得始皇帝御赐,消息传遍下,惯于猎奇者甚至不远千里,专程来看稀奇。

因此许府门前,每都是车水马龙,高官显贵络绎不绝。

许莫负对前来看者,或大哭不止,或绽露笑容,不一而足。

起初人们并不以此为意,谓其哭笑乃婴儿本能反应,并无特殊含义。

然而长日久,其中机渐显。

人们现,凡莫负曾对之大哭者,皆遭厄运,或陡生疾病,或屡遇祸端,或家庭频遭变故,或触犯律条而被判罪。

而莫负对之展笑容者,则喜事连连,不是招财进宝,便是官阶频升。

于是人皆醒悟,此位女婴,然即可为人看相。

为此世人惧祸,前来看者日稀。

女儿四岁时,许望请当地宿儒教以识字。

莫负过目不忘,不到半年,便能识四千余字;又过目成诵,凡诸家之文,无不能背。

又问玉块上文王八卦,闻而如醉如痴,兴趣盎然。

先生对许望叹道:令爱悟性旷古少见,可惜不是男儿。

否则,定为易学一代宗师!

许莫负闻之,嘻嘻而笑,乃与先生谈论《连山》、《归藏》、《周易》。

先生仅知《周易》,《连山》和《归藏》知之甚少,故此难以答对。

先生自知能力有限,遂向许望道:令爱具有人之资,非我凡夫俗子所能教之。

望大人为其聘任高人,教导为要。

许望便问:未知当世高人,今在何处?

先生:当今堪称高人者,除鬼谷先生,便是其高足弟子,如徐福、卢傲、黄石公者。

徐福、卢傲皆已出海,为始皇帝寻长生不老之药;只有黄石公,在颍川归谷山中隐居修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