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集 单于归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权衡九年,其间数陈便宜,子大都纳用施校当时邴吉任御史大夫,与魏相同心辅佐汉宣帝,同为进行股肱之臣。

神爵三年三月丙辰日,魏相去世,宣帝诏命厚葬,追谥为宪侯,命邴吉继任丞相。

镜头转换,未央宫郑

皇太子刘奭长大成人,此时已经二十余岁。

因先从邴吉,后拜二疏为师,故善史书,精通音律,多负才艺。

汉宣帝因太子自幼便好儒术,为人柔懦宽仁,并无帝王气概,常以为忧。

而皇太子眼见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常用重刑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因在奏疏中有刺讥辞语,就被杀害,也很不以为然。

一日宣帝用餐之时,命太子陪侍,乘便问以治国之道。

太子见有机会,便委婉劝道:父皇英武纵,孩儿不能及于万一。

但父皇亲近法家酷吏,用刑略嫌过分;依儿臣之计,应多重用儒生,以仁治国。

宣帝顿时变色,厉声斥道:汉朝制度,本是王霸之道兼而用之,岂能仿效周代,纯以所谓德政治国?俗儒不能洞察世事,最喜厚古薄今,名实不分,怎能委以治国重任!

太子闻言大窘,离席再拜:父皇教训的是,儿臣知罪矣。

连声认错而起,退席急趋而出。

宣帝望其背影,长叹一声:此后乱我家者,必是太子也!

五凤三年春,丞相邴吉病笃。

汉宣帝亲临相府探视,便于病榻前咨问后事。

宣帝:爱卿即有不讳,谁可以自代者?

邴吉辞谢:朝中群臣行为德能,陛下皆所深知者;愚臣眼拙,无所能识。

宣帝:卿不必自谦,必要教我。

邴吉自榻上坐起,于枕边顿:西河太守杜延年明于法度,通晓国家故事,前为九卿十余年,今在郡治,亦有能吏之名;廷尉于定国执宪详平,下自以不冤;太仆陈万年事后母至孝,惇厚备于行止。

此三人才能皆在微臣之右,唯陛下察而用之。

宣帝闻言颔:卿之所荐,可谓得人。

其后不久,邴吉薨逝。

子乃赐邴吉谥曰定侯,以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征调西河太守杜延年为廷尉,以廷尉于定国代为御史大夫。

画外音:汉宣帝刘询执法严明,又以为政宽简闻名。

一面启用精干能吏严厉镇压不法豪强,同时任用一批循吏治理地方,从而改变吏治苛严现象,安定中兴盛世局面。

由于宣帝幼时有过牢狱之灾,故对冤狱深恶痛绝,即位后坚决废除苛法,平理冤狱。

亲政后不久,又亲自参加旧时案件审理,以杜绝冤假错案生。

又力行汉武帝所创“霸王之道相杂”

汉家制度,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

由是国中政风吏治大为改善,循吏执法公平,恩威并施,颇合人心。

是故整个西汉之世,良吏于宣帝一朝为盛,史称孝宣中兴。

镜头转换,西域大漠,匈奴汗庭。

神爵二年,虚闾权渠单于去世。

颛渠阏氏与右贤王屠耆堂私通,便趁此机会,与弟左大且渠都隆奇密谋,动政变,拥立右贤王为王,称握衍朐鞮单于。

握衍朐鞮单于初立,专力对内,谫除异己。

先将虚闾权渠单于时代当权贵人全部杀掉,又将虚闾权渠子弟近亲全部免职,转而任用颛渠阏氏弟都隆奇,自己子弟也都占据要职。

虚闾权渠单于之子稽侯珊不得继位,复恐被害,率部投奔妻父乌禅幕。

乌禅幕本居乌孙与康居之间,因多次受到两国侵扰,便率部属投降匈奴,居于右地。

日逐王先贤掸素与握衍朐鞮有隙,闻其篡位为单于,遂引本部人马东迁,归顺汉朝。

汉宣帝亲自接见,盛情款待,并封先贤掸为归德侯。

握衍朐鞮闻报大怒,更立从兄薄胥堂为日逐王,又杀先贤掸两弟。

乌禅幕上书谏阻单于滥杀,握衍朐鞮不予理采。

其后不久,左奥鞬王去世。

握衍朐鞮闻讯,不顾父死子继族训,更立自己少子为奥鞬王。

只因少子年幼,暂时留在单于王庭,未至封国。

奥鞬部贵族不攻于任命,另立原奥鞬王之子为王。

因知单于必来征讨,遂率全族向东迁徙;为防单于派兵追击,并于途中设下埋伏。

握衍朐鞮闻报大怒,果然派遣万余骑兵衔尾追击,却中奥鞬部埋伏,失败而归。

握衍朐鞮怒不可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