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集 喋血玉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见守将关宠,询问幸存士兵:关将军何在?

军士哭诉:只因城中缺粮断水旬日,关将军不吃不喝,又殚精竭虑率众御敌,已于前夜不幸去世矣。

死前留下遗命不得哀,勿使匈奴让知。

秦彭慨叹不已,于是修书上表,为关宠请封。

乃与柳中城守军合兵一处,与王蒙、皇甫援等诸将商议下步行止。

诸将皆谓:贼军虽退,但依然势大,我应见好即收,趁此引兵东归。

秦彭难违众意,只得听从,吩咐部队整装,准备弃城撤军。

时有耿恭军吏范羌来求冬装,正在柳中城里,因见士卒收拾行装,不由大惊。

经过询问,闻众将皆欲东归,如同五雷轰顶,遂直入中军,来见秦彭。

范羌:请问将军,疏勒之围未解,班将军与我家耿将军尚在困危之中,因何便欲退兵?

秦彭:敌众我寡,疏勒城深陷敌围之中,我以数千之众前往,譬如投羊饲虎,有去无回。

范羌:我家主将耿恭,乃征西大将军耿秉之弟,将军忍其殁于异国他乡耶?

言罢,声泪俱下。

秦彭眼望诸将,诸将皆都低头不语。

秦彭:也罢,我便分出两千精骑,交付于你,范将军好自为之可以。

范羌毫无惧怯,施礼领令,乃率二千骑兵经由山北之路前往疏勒,去接故主耿恭。

进军途中,好不艰难。

眼见积雪丈余,军马无法前行,众军皆生退意。

范羌坚执不肯,哭求众将,哀不自胜。

众军为其忠义所感,遂铲雪而进,直至精疲力尽,勉强到达疏勒。

耿恭与十数部从困守城中,听到城外兵马之声,以为北匈奴又来援军,皆都大为震惊。

片刻之后,一人纵马直到城下,登上高阜,向城中喊道:城中守军莫慌,我是范羌。

今朝廷派来大军数万,来迎接耿校尉矣!

城中闻听,齐呼万岁。

耿恭见匈奴此时并未合围,急命开门,迎接援军入城。

范羌入城下马,拜倒耿恭面前;耿恭急忙双手相搀,众人互相拥抱,痛哭流涕。

范羌泣道:能与将军再次相见,真是两世为人!

耿恭:贤弟冒死来救我等,足见忠义参。

然公所谓数万大军,却在何处?

范羌:某只带两千人马前来,哪有数万大军?兵不厌诈,是以此方恫吓匈奴贼军也。

众人听罢,且笑且惧。

范羌收拢部众,见尚有千余兵马,遂命将随身所携粮食拿出,并在一处,打火造饭,与城中守军共食。

耿恭等已饿数日,至此方得饱食一顿。

众军在城中宿歇一晚,次日侵早便起,打点突围。

范羌就军中拣选出十数匹良马,分给耿恭等人乘骑,便趁风雪漫,敌人兀自不觉,一道出城东返。

行未十里,北匈奴哨马觉耿恭弃城东逃,还报领。

北部匈奴单于闻报惊怒非常,急派兵随后追击。

汉军边战边走,迭经数战,范羌所带千余兵马损折殆尽,皆都命丧黄沙。

耿恭所部官兵饥饿已久,从疏勒城出之时,还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断折损,复又死亡过半。

三月上旬,终于抵达玉门关下,回顾左右,只剩下十三人存活。

十三骑衣衫褴褛,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销骨立,令人观之心酸下泪。

耿恭忍住热泪,吩咐从骑上前叫关。

当时玉门关守将,乃是中郎将郑众,闻耿恭到来,急命大开城门,率领全体部下出城迎接。

于是相拥而泣,将十三骑迎入衙中,安排洗浴,更换衣帽。

沐浴更衣已毕,郑众又设细宴招待,却不敢令众人饱食,惟精米熬粥,以充病腹而已。

酒席之间,耿恭起身离席,望范羌顶礼再拜,复潸然泪下。

范羌惊道:将军何故如此?

耿恭:若非范公,我十三人岂能再返故土!

又向郑众拜道:若非将军,我等既回东土,亦皆成枯骨矣。

众人闻此,无不流涕痛哭。

字幕:耿恭与范羌等十三壮士还归玉门之事,后有清人赵翼作《诸罗守城歌》曰:

诸罗城,万贼攻,士民坚守齐效忠。

邑无城祗篱落,众志相结成垣墉。

浸寻百日贼益讧,环数十里如蚁蜂。

援师三番不得进,山头连夕惟传烽。

是时矛戟修罗宫,阵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