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三集 班超归天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谷,再一次大败逢侯单于。

接连三战,前后一共杀死北匈奴一万七千余人。

逢侯单于趁汉军未能合围之机,率领部众逃出塞外,汉军因无法追击而回。

字幕:任尚,东汉将领,籍贯来历及出生年月皆都史载不详。

章和二年,初任护羌校尉邓训护羌府长史。

羌族烧当部落领迷唐叛汉,其叔父号吾率领本部八百户归降,并为汉军向导,在写谷大败迷唐。

永元元年春,迷唐打算重回故地,邓训命任尚击之。

镜头闪回。

任尚领命,遂率六千汉胡兵马,追击迷唐。

迷唐渡河向西,为防追兵,下令将船只全部焚毁。

任尚兵至,见渡船尽毁,遂命收集军中所有皮革缝制成船,置于木筏之间,作为渡河工具。

汉军由此悄悄渡河,并趁夜间动袭击,大败迷唐,先后斩杀一千八百余人,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余头。

经过此役,烧当羌部几乎全被消灭,余部皆都归降汉军。

永元三年,任尚以司马之职奉大将军窦宪之命,与左校尉耿夔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败北匈奴,俘虏北单于之母阏氏,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五千余人,平灭北匈奴。

汉军出塞五千余里后而回,其距离之远,是自汉朝出兵匈奴以来未曾有之。

自此以后,耿夔、任尚等便为大将军窦宪心腹爪牙。

永元四年正月,朝廷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为使,授予北匈奴于除鞬印信绶带,再立北单于;同时命任尚为中郎将,持符节护卫北匈奴,屯驻伊吾。

窦宪计划护送于除鞬返回北匈奴王庭,后因事败自杀,计划作罢。

于除鞬闻窦宪败亡,遂在山南北公开反叛,到处烧杀抢掠,残害百姓。

汉和帝派长史王辅率一千骑兵出塞,协同任尚联兵讨伐于除鞬。

任尚与王辅翻越东山,以铁骑对铁骑,穷追猛打叛兵,在蒲类海边与于涂鞬进行决战,一举打垮北匈奴军,擒斩于涂鞬,使其残余势力落慌而逃。

闪回结束。

至此降胡造乱,光禄勋邓鸿代理车骑将军出塞,任尚复率乌桓、鲜卑部队从征,在满夷谷大败逢侯单于,又立大功,遂彻底洗白窦氏余党形象。

镜头转换,永元七年正月,大地将欲回春,漫飞雪犹狂。

代理车骑将军邓鸿率军班师回朝,命副将冯柱率领虎牙营留驻五原。

大军回朝之后,未待朝廷叙功封赏,窦氏余党便联合随征将军,上疏指控弹劾:邓鸿身为三军总帅,逗留不进、坐失军机,致令逢侯单于逃遁,为朝廷留下后患。

此乃明是故意纵敌,以养寇自重,永掌兵权,欲图不轨,望乞陛下明察。

汉和帝览奏大怒,因被所惑,于是命将邓鸿下狱,最终处死。

此后不久,窦宪余党复又上疏弹劾:朱徽、杜崇二将与胡人失和,并扣留南单于安国上疏,激致匈奴叛乱。

此乃鸿余党,以此坑害朝廷,望乞陛下明察。

和帝览奏愈怒,命收朱、杜二人入狱,亦都处死。

画外音:可叹此番西征诸将,自三军统帅邓鸿至领兵大将皆都获罪,惟冯柱、任尚二人幸免。

冯柱乃开国勋臣司空冯鲂之子,娶显宗女获嘉长公主为妻,又是一个外戚。

永元八年四月,并州四郡大旱,子诏命郡守放粮赈灾。

五月,南匈奴右温禺犊王乌居战反叛,率众数千出没于塞外山谷之间,劫掠过往客商。

秋七月,行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应匈奴南单于之请,率边境诸郡屯兵进讨叛军,追斩乌居战于塞外,尽降其数千部众。

于是奏报汉子和帝,徙乌居战部众及诸还降者二万人于北地。

和帝下诏,令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皆诣敦煌戍边抵罪。

其时护羌校尉贯友病死,诏以汉阳太守史充代领其职。

史充奉旨到任,征湟中羌胡出塞,进攻烧当羌豪迷唐,结果急功冒进,反遭大败。

史充因此免官,使代郡太守吴祉继任。

次年秋,迷唐率八千人进犯陇西,乘胜深入,胁迫塞内诸种羌共为寇盗。

众羌纷纷响应,合步骑三万人击败陇西郡兵,杀大夏县长。

东汉朝廷收到边报,镊派征西将军刘尚为帅,越骑校尉赵代副之,率北军五营、黎阳、雍营、三辅积射,及边兵羌胡三万人出塞讨伐。

字幕:刘尚,宗室子弟,汉光武帝之后。

刘尚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