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帝下诏:令赊贷受灾诸郡百姓种粮,允许贫困无以自存者及郡国流民入陂池渔采,以助蔬食。
赐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各占一级;鳏寡孤、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每人粟三斛。
舞阳大水,赐遭水灾者每人谷三斛。
夏四月,日南、象林蛮夷二千余人反叛,寇掠百姓,焚烧官寺。
郡县兵讨伐,杀其渠帅,余众投降。
于是设置象林将兵长史,以防其患。
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东汉朝廷赐其王金印紫绶。
是年张衡由洛阳应邀回乡,担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掌管文书。
又有汝南许慎,是年编着成《文解字》。
字幕: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以郡功曹举孝廉,历任洨长、太尉南阁祭酒。
画外音:许慎曾从贾逵习古文经,时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并撰佣五经异议》。
永元八年起开始撰写《文解字》,至十二年大体撰成,此后陆续定稿。
《文解字》是中国部由个人独立编纂完成字典专着,系统分析字形、解字义,集汉文字解之大成。
全书正文十四卷,后序一卷,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此书完全改变周秦时代训诂词典方法,开创系统全面解释字形、音、义新体例,构成严整字典编纂格局。
所释字以篆为主,分析字形结构,根据不同偏旁分列为514部,始一终亥,部序以笔画及形体结构近似为准则。
书中所收包括古文经中常见字,篆文、古文、籀文、俗体等,先秦两汉之字俱全。
后代考查汉字展历史,识别甲骨文、金文,多赖于此。
《文解字》虽为字书,实际也是一部极其重要训诂书,在中国字典史上开创之功不可磨灭。
永元十三年始,下扰乱迭起。
当年八月,烧当羌王迷唐回到赐支河曲,率兵扰边。
护羌校尉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闻报,召集诸郡兵、属国湟症月氏诸胡、陇西牢姐羌,合计三万人马,出塞至允川,与迷唐激战。
战斗开始,周鲔还营自守,由侯霸率兵冲入敌阵,斩四百余级。
羌众伤亡众多,种人瓦解,四散奔逃。
投降者六千余人,被分徙汉阳、安定、陇西三郡。
经此一战,烧当羌一蹶不振。
迷唐部众不满千人,只好远徙赐支河,依附羌留居。
其后不久迷唐病死,其子率部归降汉朝,种人仅余数十户而已。
陇西诸羌方平,辽东鲜卑复起,寇掠右北平,复入渔阳,被渔阳太守率兵击退。
又有南郡巫蛮许圣等人,因郡吏收税不均,起兵反汉。
朝廷派使督荆州诸郡兵万余人讨伐,许圣等依险固守,汉军久攻不破。
次年,汉军自巴郡、鱼复分兵数路进攻,斩蛮人渠帅,许圣投降,被徙置江夏。
同年冬十一月,安息国王满屈遣使东至洛阳,向汉帝进献狮子及条支大雀,亦即驼鸟。
经学家贾逵逝世,所着《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均佚,仅存辑本。
永元十四年,班年老思乡,上书朝廷乞归: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朝廷得书,久未答复。
班昭时在朝中任职,亦上书为兄长告哀,奏请叶落归根。
汉和帝终感其言,于是征召班还国,以戊己校尉任尚接任西域都护。
任尚奉旨前往龟兹,至西域都护府接印。
班喜不自胜,置酒相待,感慨万千。
酒宴席间,任尚虚心请教班:君侯在此绝域外国三十余年,恩威并施,名扬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可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倘蒙君侯不弃,宜有以诲之。
班笑道:不才年老失智,任君曾数当大位,岂班所能及哉!
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
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掖佚简易,宽过,总大纲而已。
任尚当面唯唯受教,心中暗道: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班在西域共计三十一年,八月回朝,被任为射声校尉。
因长年征战以至胸肋有病,入朝不久,便即病情加剧。
和帝闻报,遣中黄门至府慰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