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三集 班超归天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仅以厚加赏赐,遣回来使。

镜头转换,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永元十七年春,高句骊六代王名宫,称太祖王,引兵复还辽东,寇掠六县。

辽东太守蔡讽因不谙军事,多次失利,丧师损众,只得上书告急。

字幕:蔡讽,襄阳人,出身荆襄大族。

汉和帝闻高句骊王宫大乱辽东,不由大怒,乃下诏书:蔡讽剿抚不力,兹命罢免太守之职,以耿夔为辽东太守,前往征讨。

字幕:耿夔,字定公,挟风茂陵人。

镜头闪回,叙述耿夔来历。

耿夔出身将门,乃是建威大将军耿弇之侄,五官中郎将大司农耿国次子。

年轻时有气概,永元元年任窦宪假司马,随军在涿邪山会师,出击北匈奴。

此番出征,耿夔与副校尉阎盘、司马耿谭联手,在稽洛山大败北匈奴军,追击直至私渠北鞮海,北匈奴二十余万人向东汉称臣投降。

耿夔因此战功,被任命为骑都尉。

永元三年二月,耿夔为大将军左校尉,与司马任散赵博等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败北匈奴,俘单于母亲阏氏。

北匈奴单于逃跑,由此灭国。

汉军追出塞外五千余里而回,耿夔因功被封为粟邑侯。

此后窦宪失势自杀,耿夔受到牵连,被罢免官职,后出任长水校尉,又拜五原太守。

闪回结束,至高句骊王宫侵入六县,耿夔奉旨代替蔡讽为辽东太守。

耿夔由是就任辽东太守,立即整顿军马,率众出击,将高句骊叛军击退。

此后未久,貊人又反,聚众侵犯辽东郡。

耿夔复率军追击,杀死貊人头领;又率军攻击高句骊王国,击破高句骊军,斩其渠帅。

捷报入京,汉和帝大喜,由此大赦下,改元元兴。

画外音:元兴元年,汉室达到鼎盛时期。

据官方统计,当时全国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皆为东汉一朝之最,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便在此年,蔡伦改革造纸技术,被称为中国四大明之一。

字幕: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出身于大凑山下冶铸铁匠世家。

卫飒任桂阳郡太守,设置铁官,蔡家因疵入官籍。

镜头闪回,叙述蔡伦平生。

蔡伦幼时在石林乡学启蒙读书,习《周礼》,《论语》,又熟知冶炼铸造,种麻养蚕,满腹经纶。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由调运采冶铸铁官员推荐,进皇宫为宦,在掖庭当差。

几年之后,蔡伦被提升为黄门宦官,才华开始显露。

建初七年,窦后设计诬陷宋贵人,蔡伦参与验实,为其帮凶。

至和帝即位之后,升为中常侍,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

汉和帝初登皇帝宝座,年龄尚幼,窦太后把持朝政,皇权旁落外戚。

蔡伦心性秉直,便与钩盾令郑众谋,扶助和帝清除窦氏,立下大功。

永元九年,蔡伦加位尚方令,负责监作秘剑及诸器械。

蔡伦掌管尚方,所制“尚方宝剑”

便为最高权力象征。

尚方制作刀剑器物,莫不精工坚密,蔡伦便为兵器品牌之祖。

当时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各种器物,选出材料中树皮、麻布、旧渔网等无用之物,无处置放,便命工匠切碎剪断,扔在池郑

时间既久,杂物烂掉,而纤维不腐,下大雨时浮出水面。

蔡伦大奇,忽然灵感大,乃命工匠将其捞起,放入石臼中搅拌成浆状,后用竹篾挑出,干燥后揭起,就变成纸。

其后又带工匠反复试验,终致轻薄柔韧,便于使用。

蔡伦大喜,乃将造纸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

和帝大为赞赏,便诏令下使用,朝廷各官署皆都视作奇迹,名为蔡侯纸。

画外音:在此之前,历代官方记事载史,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用竹简、木牍、缣帛,所用材料均自不同。

甲骨及青铜珍稀,竹简笨重,缣帛昂贵,自不必;造纸术因此一旦明,下大得其利。

蔡伦造纸术是中国最伟大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杰出成就。

直到魏晋,盛行读书、抄书及藏书之风,都得益于蔡侯纸普及推广。

有道是盛世不永,韶华易逝,敦如此。

正当东汉王朝如花似锦,汉和帝忽然英年早逝,病死于洛阳章德前殿,年仅二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