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三集 曹操施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字幕:汉朝末世,因党锢祸,公卿门阀竟相衰落,惟袁家异军突起。

袁逢从兄有子名叫袁闳,少有操行,以耕学为业。

袁逢、袁隗因其家贫,数次以金银馈之,袁闳皆无所受,原璧退还,安贫乐道。

袁闳见时局险乱,而家门富盛,常对诸兄弟叹道: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郤矣。

及党事祸起,袁闳欲投迹深林,以母亲年老,不宜远遁,乃筑土室四周于外庭,不留门户,只自牖内出纳饮食。

母思袁闳时便往就视,母去便自掩闭,兄弟妻子莫得相见。

潜身十八年之久,终卒于土室之内。

时有南阳名士何颙,素与陈蕃、李膺相善,亦受二次党锢之祸,名在收捕之粒乃变换名姓,藏匿汝南田野之间,与袁绍结为奔走之交。

何颙常私入洛阳,与袁绍计议,为诸名士罹党事者寻求救援。

因设权计,使诸多名士得以逃隐,仗其得全身免祸者甚众。

又有太原界休人郭泰,字林宗。

少时家贫好学,游学京师,河南尹李膺与之过往甚密,于是名震京师。

后为太学诸生领袖,与太尉陈蕃等人互相推崇,一时清议大起。

延熹九年因党锢之祸,郭泰闭门教学,有弟子千余人。

建宁二年死于家中,四方之士奔其丧者千余,共为其刻石立碑。

钩党之狱复起之时,李膺下狱而死,妻子被徙边郡,门生故吏等皆被禁锢。

颍川人杜密字周甫,因司徒胡广辟举入仕,历任代郡太守、泰山太守、北海相、尚书令、河南尹等职,执法严明。

身列党人八俊,与李膺齐名,时影李杜”

之称。

太傅陈蕃辅政,起用杜密为太仆。

此番大捕钩党,杜密入狱自杀。

汝南征羌人范滂字孟博,举孝廉入仕,后迁光禄勋主事、太尉府掾属,又为汝南太守宗资功曹。

清严守正,嫉恶如仇,名厕党人八及。

因党锢之祸被捕下狱,罢归乡里,禁锢终身。

建宁二年,钩党之狱再起,县令郭揖不忍捉拿范滂,欲弃官与其同逃;范滂不肯,与老母诀别,遂入狱死,年仅三十三岁。

范滂等非讦朝政之时,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

惟有申屠蟠叹道: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

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

居二年,范滂等果罹党锢之锅,唯申屠蟠然得免。

又有棘阳名士岑晊,字公孝,才高而有大志。

五经六艺无不洞贯,远近闻名,被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掌管文书狱事。

在任期间不畏权势,不避豪强,包揽衙中公事,敢为敢当。

时人便作歌谣传唱,谓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意谓成瑨将公务都交给岑晊办理,而自己只拱手坐堂,吟诗作啸而已。

岑晊由疵享大名,与刘表、范滂、范康、张俭、孔昱、陈翔、檀敷等人并称“江夏八俊”

此番因党锢之祸,岑晊离家逃亡,亲友多肯冒险藏匿,唯独贾彪闭门不纳。

时人究问其故,贾彪答道:《左传》有云,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岑公孝以要君致衅,自遗其咎,我不能奋戈相待,反可容隐之乎?

于是咸服其正。

贾彪终以党锢,卒于家郑

字幕:建宁二年春,汉灵帝迎董贵人于河间,册立为皇后,赐号孝仁,使居永乐宫。

一让道,鸡犬升。

董贵人既为皇后,其兄董宠遂为执金吾,子董重为五官中郎将。

夏四月,壬辰日,见有青蛇盘于御坐之上,子上朝时几乎惊倒。

癸巳日,大风、雨雹、霹雳齐,京城内百余棵大树拔地而起,甚至飞上人家屋顶,砸毁房室数十间。

灵帝遂问光禄勋杨赐:蛇妖现于御座之事,卿以为吉凶如何?

杨赐乃名臣杨秉之子,遂上密奏:夫善不妄来,灾不空。

王者心有所想,虽未形于颜色,而五星以之推移,阴阳为其变度。

夫皇极不建,则有龙蛇之孽,《诗》云: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惟陛下思乾刚之道,别内外之宜,抑皇甫之权,割艳妻之爱,则蛇变可消,祯祥立应。

灵帝览奏不语,以此示于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