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此时关东联军驻屯酸枣已久,诸侯之间矛盾重重,龃龉渐生。
韩馥惧怕袁绍危及自己地盘,逐步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粮食输送。
由是军粮耗尽,联军各回自己原来守地,但始相互猜忌,冲突四起。
刘岱与桥瑁一向交恶,便引兵袭杀桥瑁,以部将王肱代领东郡太守。
联军诸侯或败或散,消息传至洛阳。
董卓闻报大喜,便派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等朝臣东出关中,往与袁绍等人议和。
众臣不敢违拗,领命东行,先到河内来见王匡,晓以大义,劝息兵言和。
王匡心中犹豫,不敢自专,乃遣使寄书,复将朝廷求和之意告知袁绍。
袁绍怒道:董卓杀我全家五十余口,不共戴,焉得议和!
乃传命王匡杀死胡母班、王瑰、吴循等;袁术亦杀阴修,以绝董卓求和之念。
只有韩融向有德名,得以幸免,凄惶狼狈,回归长安。
袁绍为示与董卓不共戴,遂与韩馥商量:今上献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子是否平安。
我欲请立汉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公谓何如?
韩馥:更立新帝,是为大事,你我难以自专,当与诸侯共议。
袁绍然之,乃请诸将计议。
结果曹操拒绝参与,袁术极力反对,刘虞亦坚辞不肯。
袁绍不肯死心,因偶得一个玉印,便将其戴在手肘之上,以置酒宴饮为由,再聚诸将。
饮宴之间,袁绍再提更立刘虞为帝旧话,并在座中举起手肘以向曹操,暗示已经准备一牵
曹操故作不解其意,只是举酒大笑,暗地却对袁绍十分厌恶。
袁绍见曹操装傻,诸侯皆不响应,仍欲执意而为,乃与韩馥商量,遂派张岐为使前往幽州,邀请刘虞南下,讨论继位事宜。
刘虞闻言不悦,怒叱张岐:现今下大乱,国君失政。
我受朝廷重恩,但思未能清雪国耻。
袁本初兄弟及诸公皆据州郡,本应合力尽心以报王室,竟欲谋反,是汉臣之耻耶!
张岐答道:使君既不肯为子,便请领尚书事,以孚群雄之望。
刘虞闻言,愈增其怒,当即便要斩杀张岐,部将力劝方止。
张岐抱头鼠窜而归,还报盟主如此如彼,在幽州差些丧命。
袁绍及韩馥见此,唯有罢手。
镜头转换,按下袁绍,复孙坚。
孙坚自前番大败,又折大将祖茂,乃收集散兵,屯兵阳人,将欲报仇。
董卓对此江东猛虎甚为忌惮,恐其卷土重来,决定先下手为强,率先出击。
遂派胡轸为大督护,骑督吕布为副,率五千步骑,攻击孙坚。
胡轸与吕布不和,当众扬言要斩杀军中长官以整肃军纪,暗指吕布。
各领兵都督闻命,凛然自危,皆都十分讨厌胡轸。
大军正往前行,夕阳西下,摇摇欲坠。
哨马来报:前面到达广成,距离阳人城尚有数十里之遥。
众将闻听,皆向主将求告:今已黄昏,夜幕将垂,数十里行程,非夜半不能到达。
兼又行军整日,人困马乏,不如就地扎营,来日早行,攻打阳人。
胡轸:虽兵马疲乏,但我受相国严命,限期破敌,何敢迟延?传令众军,只许稍事喂马、休息,然后趁夜行军,直至阳人城下,来日清早攻城。
诸将喏喏而退,皆都怀怨。
吕布痛恨胡轸折辱自己,便与众将勾结,派部下假作探马斥候,入帐急报胡轸:经过哨探,孙坚兵马已撤,阳人乃是空城,应予立即追击,请令定夺。
胡轸闻报大喜,当即下令:取消养兵息马,立即出兵进!
于是三军整夜疾驰,黎明之时到达阳人城下。
前锋都督勒马壕边,命人还报中军:城中矢石山积,早已严整守备,持戈引弓以待。
胡轸觉上当,回看见吏士饥渴,人马疲乏,已无作战之力。
于是后悔不及,唯有下令:退后五里,安营扎寨,就地休息。
众军闻令,如释重负,手忙脚乱,各去安营。
吕布未待扎稳营栅,又唆使部下亲信,绕营大喊:众军心,孙文台将兵来袭我也!
由是全军混乱,人皆弃甲,骑失马鞍。
胡轸不明所以,被亲卫扶持上马,逃出十多里外,才现身后没有追兵。
乱了半,刚好亮,人马皆已脱力,更不能战。
胡轸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