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集 颜良文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镜头转换,按下荆襄淮南,复河北诸郡。

公孙瓒既杀刘虞,自领幽州,复又想起前事,心实不甘。

于是借口朝廷已封自己为冀州太守,即遣兄弟公孙越来见袁绍,欲讨还冀州。

袁绍即依沮授之计,也不反驳,只以善言对公孙越道:慈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你可回去,请汝兄自来,我自有商议。

公孙越不敢争执,只得辞归。

不料却被袁绍部下埋伏半路,诈称董卓家将,乱箭射死。

从人逃回北平来见公孙瓒,哭报公孙越已死。

公孙瓒大怒道:袁绍诱我起兵攻打韩馥,他却就里取事;今又诈董卓家兵射死我弟。

此冤此仇,若是不报,非为堂堂男子,枉称白马将军!

于是便将兄弟安葬,然后尽起本部兵马,杀奔冀州而来。

袁绍此时兵强马壮,闻公孙瓒来伐,自然不惧,于是亲提大军北来迎战。

两军相遇,分别安营扎寨于广川平野,就而列开阵势,大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

比较双方当时兵力,公孙瓒有精兵三万,以大将严纲为先锋;袁绍将兵万余,则命大将麴义率领精兵八百在前,又暗布强弩千张于两翼,列阵迎担

公孙瓒轻视袁绍兵少,纵令骑兵出战。

麴义却不迎击,只严阵以待,更命士兵伏于楯下,奉令行事。

片刻之间,公孙瓒马军驰到十步之前,势如狂风。

麴义突号令,千张强弓劲弩一时同,箭如飞蟥。

幽州骑兵势如狂风,难以收足猝止;眼见箭雨迎面而至,又无盾牌护身,只得以身硬抗。

饶是身穿重甲,也难免额上颈中被箭,纷纷落马,由此大败。

麴义眼见幽州兵马败退,大喝一声,纵出战壕,提刀上马,驰入对方战阵。

严纲回马来迎,未及三合,已被麴义轻舒猿臂擒过,掷在地下,步军赶至绑了。

麴义生擒严纲,远远望见公孙瓒旗号,当下并不止步,仗恃勇力,一直追到界桥。

公孙瓒大怒,亲自挺枪来迎,大战五十回合,麴义渐渐不担

只听后面喝喊声起,袁绍阵中一员大将飞马赶至,让过麴义,骤马直撞入来,厉声大叫:河北文丑在此,公孙瓒还不下马受降!

话出枪到,声如巨雷,势如闪电。

公孙瓒被吓得头盔堕地,披纵马回奔。

文丑纵马追至,看看与公孙瓒马头衔住马尾,急捻手中长枪来刺。

公孙瓒正在慌急无措,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而来,拦住去路。

文丑与公孙瓒同时勒住坐骑,复又同时惊问: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那少年笑道:某正在草丛中睡觉,听闻金鼓声响,这才惊醒。

我道是生甚事,原来是两军交战,倒也好玩。

你二人一追一逃,都是何人?

公孙瓒答道:我乃幽州刺史,更兼冀州牧公孙瓒是也。

追我者是河北名将文丑,我都不是他对手,将快快闪躲,不要枉送了性命。

那将问得明白,哈哈一笑,放过公孙瓒,拦住文丑,挺枪便刺。

文丑大怒,与那将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公孙瓒按枪驻马观战,心下暗暗称奇。

正在激战之时,公孙瓒部下救军到来。

文丑心慌,拨回马头而去,那少年不追。

公孙瓒获救,细看那少年面貌,见其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并不认识。

于是谢过救命之恩,并问少年姓名。

少年欠身答道:某乃常山真定人,姓赵名云,字子龙。

公孙瓒:我闻好友刘备过,有个黄公山道童赵云,鬼谷门左慈仙长门下,可是哥?

赵云:不是我是谁?将军既是刘玄德好友,看来我倒未救错人也。

公孙瓒:未知哥何来,到此战场何干?

赵云:今奉师命下山,来投扶危报国之人,以图建功立业。

公孙瓒:未知欲投哪个?

赵云:因某家乡常山县,本在冀州袁绍辖下,遂先往投之。

但那袁绍只喜他帐下颜良、文丑,轻视于某。

兼且袁绍虽是名臣之后,世受汉室大恩,却无忠君救民之心,某故特弃彼而投白马将军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

公孙瓒大喜,遂命鸣金收兵,与赵云一同归寨,整顿甲兵预备再战。

虽得猛将赵云,但不知心腹,却也不肯重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