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十三集 孔明隐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张飞杀得骨软筋酥,拦截不住。

只得眼睁睁地看他杀透营盘,直到徐州城下。

陶谦在徐州城头,忽见城外曹营一阵大乱,又见一支人马如同劈波斩浪,荡开连营,来到城下,旗上大书“平原刘备”

陶谦大喜,急令开门,放刘备军马入城,亲自下城相迎,执手见礼,接到府衙设宴相待,再三致谢援救之德。

酒过三巡,陶谦于席间问及刘备身世。

玄德据实而答: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

因平灭黄巾立有微功,权居平原县令之职,不胜惭愧。

陶谦闻是帝室之胄,又见其气宇不凡,再起当年大破黄巾之事,不由倍加钦敬。

于是屏退左右,请入内室再摆宴,并令二子出来相见,以叔父之礼事之。

曹操正在军中,闻听帐外大乱,急欲问时,于禁进帐禀报:平原令刘备率领五千兵马,前来闯营援救徐州。

末将一时拦挡不及,被他杀透连营,进入城中去了。

曹操大怒道:刘备织席贩履出身,平原县令,也敢来与我作对!

诸将预备,今日饱食战饭,来日竭力攻城。

正商议间,忽有曹仁遣流星哨马到来,飞报入帐:启禀主公,大祸事!

曹操惊问:有何祸事?

哨马报:陈宫背叛,与吕布袭破兖州,进据濮阳,众官纷纷投降。

兖州失其大半,止有鄄城、东阿、范县,被荀彧、程昱死守得全。

曹将军急请主公,回军往救。

曹操闻报,大惊失色:兖州有失,使我无家可归,且腹背受敌,如此危矣!

众人无不大惊,面面相觑。

谋士郭嘉自座间站起,向前献策道:荀文若在,三城必然得保不失。

主公所虑,恐退兵之时为陶谦所袭,某谓此事不妨。

曹操:奉孝据何而言此?

郭嘉:此事易知。

孔融、田楷等此来只为陶谦解困,非欲与主公为担那刘备曾在卢植尚书帐下,与主公同破黄巾贼军,有故旧之交。

主公不如卖个人情与他,退军去复夺兖州。

曹操深以为然,即写书与刘备,是看在与玄德公当初同灭黄巾、共伐董卓情面上,暂且饶过陶谦及徐州全城百姓,随即拔寨退兵。

刘备得书,递与陶谦,又遍示诸官。

于是阖城大喜,皆视刘备为救命菩萨。

镜头闪回,按下刘备,复吕布。

吕布自遭李、郭之乱,率领并州余部逃出武关,先往淮南,来投袁术。

袁术却怪吕布先助董卓为恶,又助王允杀了董卓,为人最是反覆不定,拒而不纳。

吕布无奈,于是引兵前往冀州,改投河北袁绍。

河北时有常山贼张燕,率领黑山军造反,部下有万余精兵、数千骑军。

河北将领惧之,每战不胜。

袁绍闻吕布率众来投,便思借刀杀人,令吕布引领本部人马,前去讨伐张燕。

吕布欣然领命,于是引众而往,与张燕黑山军对阵于青州之北。

两军对垒,吕布骑赤兔马,挺方画戟,与部将成廉、魏续等数十骑,反复冲击张燕军阵,每次都斩将而归。

连续作战十多,黑山军溃散,终致大败。

吕布仗恃战功,向袁绍要求增加部属军队,袁绍不应,并欲杀之。

吕布见状不安,遂请率本部军马返回洛阳,替袁公抵御西凉兵马。

袁绍表面应允,遂拜吕布领司隶校尉,羁留在营;并令将作连夜铸印,待次日挂印出征。

一面却暗派大将文丑,率领百名甲士,趁吕布羁留大营,于夜间除之。

吕布早就看出袁绍杀机,又见以铸印为由将自己羁留大营,更疑其用心不良,遂派从人在营帐中弹筝,吸引监视甲士,自己则从后门悄悄逃出,回到己营,连夜拔寨而去。

文丑半夜闯入营帐,乱刀将弹筝者砍死在床,引兵而去,却不知中了李代桃僵之计。

次日袁绍接到密报,知道吕布已连夜拔营离去,遂唤来文丑,怒斥一番,复命其率领甲士追杀,却已来之不及。

吕布慌慌如漏网之鱼,带领部将离了冀州,便欲逃往河内,与老友张杨联合。

忽这一日,途中经过陈留,早见太守张邈率弟张、挚友陈宫,已经出廓立候。

张邈:吕布为人反复,为下英雄不齿,贤兄命我出城远接,却是为何?

陈宫:今下分裂,英雄豪杰并起,各怀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