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集 古城相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找兄长刘备,共举义旗,兴扶汉室之意。

献帝明知其意,也知不可强留,只得勉励数语,赐酒三杯,令张绣送至殿外。

关公辞了子,遂至司空府衙,欲当面拜辞。

曹操命悬回避牌于门,不令相见。

如此三番五次,关公难见曹操,于是怏怏回府,命旧日跟随人役收拾车马两辆,又写书一封,遣人送往大司空府,辞谢曹操,自己坐待回复。

曹操看了关公辞书,只作不知,也不回复。

关羽又派冉张辽府中打听,回报张文远自早进入司空府当值,并未归家。

次日侵晨,关公不见曹操回复,只得长叹一声,将九名美女安顿于府中,自己率十数名旧日部从,出得府门,跨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护送车仗,径出南门。

门吏挡之,索要出京令牌文书,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夺门而走。

门吏不敢十分得罪,只得尽皆退避。

因见关公出城,急派人飞马前往司空府中,向曹操报信。

关公既出内城南门,便令从人舍了车仗,只管打马望官道进。

自己却独自立马提刀,于北关桥上相候。

南门守将飞报曹操:关羽夺门而去,车仗鞍马二十余人,皆望南校

曹操正在愣怔,满宠来报:刘备家眷及关羽旧部,尽皆离去不见。

众人听了,无不愕然。

老将蔡阳忍耐不住,挺身出班大叫:关羽如此无礼!

某愿将铁骑三千,去生擒关某,献与主公!

曹操目视夏侯惇,见其沉默不语,即唤张辽、徐晃近前,叮嘱道:关云长大义参,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慈人我最为爱敬。

想他去此不远,我一结识他做个人情,以后也好相见。

你二人向与云长交厚,可先去南门外请住,让他稍留片刻;待我率全部文武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

张辽与徐晃领命,双骑先往。

曹操冷冷一笑,却又唤过蔡阳,秘密嘱道:你领三千兵马,竟出西门,抢在关公之前,兼程前往汝南,与曹洪合兵一处。

勿必抢在关公之前斩杀大耳贼,却又令他亲眼看到。

关羽必定心神大乱,你即可擒之,回归许都。

卿若立此大功,某便奏请子,封为列侯。

蔡阳得令大喜,出帐点兵去了。

镜头转换,许都南门。

张辽与徐晃飞马赶到南门,见关云长立马桥头,扬声大叫:云长兄且慢行!

关公在马上执手为礼:文远与公明莫非是奉曹公将令,欲擒关某回去么?

张辽:云长休要笑,若要擒兄,需是他人前来。

曹公已知兄台远行,欲来相送,特使我等请住台驾,别无他意。

关公听了,心中感念,但也不敢大意,遂以手按住青龙刀杆,立马于桥上相候。

只见尘头起处,曹操飞奔前来,许褚、于禁、李典、贾诩、满宠等随行于后。

曹操见关公横刀立马桥上,遂令诸将勒住马匹,独自提马向前,与关羽对面相见。

关公见曹操背后众人手中皆无军器,方始放心。

曹操心中一阵难过,扬声道:云长行何太?

关公见此,只得硬起心肠,于马背上欠身:关某前曾委托张文远禀过明公,并获明公允准在先。

今故主现在汝南,因当初在桃园订有誓约,不由不去。

前番造府不得参见,故拜书告辞,望明公话符前言。

曹操:即刘皇叔健在,是我无福奉教于君侯。

曹某方欲取信于下,安肯有负前言?只恐将军途中乏用,今特具路资相送。

另昨夜赶制锦袍一领,略表寸心。

遂令左右二人,一人奉金,一人捧袍。

皆上前单膝而跪,双手举案过顶。

关羽不敢下马,顺过刀杆,用刀尖挑过锦袍,伸手扯过,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明公赐袍,感恩不尽。

盘缠关某尽有,赏金可转赐有功将士。

今日拜别,异日更谋相会。

罢将袍袖遮面,下桥而去,却已经忍不住泪流满腮。

曹操立马桥头痴痴远望,直到关公转过城角,这才长吁一声:噫,云长去矣!

许褚纵马上桥,恨恨道:此人以刀挑袍,无礼太甚,主公何不下令擒之?

曹操挥手:彼一人一骑,吾等却有数十余人环伺,人家安得不疑?换了你我,也是如此。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