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废长立幼,又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
因此好生委决不下,故请贤弟前来相商,弟可为我一言而决。
玄德沉思片刻,离席道:即兄长委弟以心腹,弟不得不以实而论。
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
兄长若忧蔡氏权重,何不徐徐削之?亦不可因溺爱而立少子也。
刘表听罢,默然不言。
二人这一番对话,谁知又被隐于屏风之后的蔡夫人听个正着,一字不漏。
须臾席终,刘备告辞,前去馆驿歇息。
蔡夫人见刘表入睡,即刻密召蔡瑁入内:刘备干涉我荆州内务,劝你姊夫册立刘琦为嗣,着实可恶。
你可趁刘景升酒醉未醒,迅领兵前往馆舍,擒杀刘备,除此大患。
蔡瑁:倘若姊夫明日问起,我将如何答对?
蔡夫人:所谓疏不间亲,先斩后奏,谅其也必无杀你,而为刘备偿命之理。
蔡瑁本来深忌刘备,连声称是,回至府中,连夜点军。
未料此事却被伊籍探知,这一惊非同可,急换便衣,夤夜来至馆舍,催促刘备回新野,休在襄阳逗留。
刘备问明实情,谢别伊籍,急唤从者上马,星夜叫开城门,奔回新野。
字幕:伊籍,字机伯,兖州山阳郡人,刘表同乡。
少帝刘辩旧部,鬼谷门弟子。
镜头闪回,补叙伊籍身份。
少帝刘辩自化名诸葛亮,隐居隆中以来,便令伊籍凭自身才学潜身刘表帐下,观察刘表左右及素日来往之士。
诸葛亮:卿为卧底,责任重大。
若在刘景升帐下现汉室旧臣,或皇室宗亲中有才有德,心怀故主者,即可诚心接纳,以备兴复大业之用。
伊籍:臣遵旨,敢不尽力竭力!
自刘备与关、张、赵云等南来荆州,依附刘表,伊籍便就暗中观察。
因知其桃园结义约共生死,同扶汉室之盟,故此借假评论的卢宝马,与刘备结交。
孔明亦早自陈到口中听刘备之事,因此叮嘱伊籍,须对刘备暗中保护拉拢,以为己用。
伊籍此时因见事关紧要,这才冒险至馆舍报信,相助刘备虎口脱身。
闪回结束。
蔡瑁领军到馆舍时,自然扑空;又追到北门,方知刘备已叫开城门离去。
蔡瑁至此悔恨无及,却不知是何人走漏了消息与刘备,救其性命。
字幕:金风送爽,转眼已至秋分,荆州七郡大熟,五谷丰登。
蔡瑁禀报刘表:今下饥馑,唯我荆州丰稔,今岁大熟。
为答上眷顾之恩,理合召聚众官,以示抚民劝农之意。
本州司农官长已于北效设坛,敬请主公一行,登台献祭。
刘表闻报心喜,却因患哮喘之疾,不能出门迎风,无可奈何,只得道:孤近日气疾作,实在不能成校可令刘琦、刘琮二子,为我待客。
蔡瑁:二位公子年幼,待客则可,若是主祭,则恐失礼节,令诸郡守看。
刘表:即如此,下诸侯皆知刘皇叔大名,可往新野请玄德主祭,兼以待客。
蔡瑁暗道如此正好用计,便差人赍持刘表柬书,往新野请玄德赴襄阳。
刘备得书,便知前番刘景升必无害己之意,欲图谋害者定是蔡瑁。
此时接书心虽怀惧,但不敢不去,且亦疑惑前次伊籍之信真伪。
为保万全,遂命赵云率军三百人同往,陈到却作仆从打扮,不离左右半步。
蔡瑁闻报玄德将至,会同刘琦、刘琮二位公子,引一班荆州文武官僚出郭迎接,意甚谦谨恭顺。
玄德见二位公子俱在,疑忌顿消,不复戒备。
当日玄德率二公子登台献祭已罢,还至襄阳城郑
蔡瑁吩咐杀牛宰马,大张筵席,将各州郡众官皆请至堂郑刘备坐于主席,二公子两边分坐,其余乡绅诸官各依次而坐。
赵云带剑立于玄德之侧,寸步不离。
蔡瑁暗示荆州武将文聘、王威,力请赵云另席就坐,赵云百计推停刘备不便拂逆众意,亦令其去,赵云勉强应命而出。
陈到当时身穿仆从衣服,在刘备身后垂手而立,却是无人留心。
蔡瑁在外收拾得铁桶相似,将刘备所带来三百军都遣归馆舍,只待酒至半酣,号令下手。
酒至三巡,伊籍起身把盏。
至刘备身前,袖中丢下一封笺,以目示意,自行离去。
刘备会意,将纸笺藏在袖中,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