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四十集 西川来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立,亦可设置官署,势力足以决断事务,何用称王?愚意益州刘璋昏弱,不如先取西川四十一州为本,然后称王未迟。

张鲁闻言大喜,遂与胞弟张卫商议起兵。

巴西太守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

刘璋闻讯心中大忧,急聚众官商议拒敌之策。

班中一人昂然而出,声如洪钟:主公放心。

某献一计,可使张鲁不敢正觑西川。

字幕:张松,字子乔。

蜀郡成都人,官拜益州别驾。

刘璋见张松得轻易,遂问道:别驾有何高见,可解此危?

张松:某闻曹操扫荡中原,又派钟繇、夏侯渊出兵关中,破马,败韩遂,下无担臣愿亲往许都,曹操攻取汉中,以图张鲁。

则张鲁拒敌不暇,何敢复窥蜀中?

刘璋大喜,即令收拾金珠锦绮,遣张松进许都朝见子,并请曹操兴兵来取汉郑张松领命回府,将西川地理图本藏于身上,一面命令家仆:你至城南龙泉寺,请崔州平先生至府相见,就有要事商议,无需多言。

家仆:可是那个自荆州来的云游道士崔州平?

张松:咄!

你还认识几个崔州平?休要废话,去,去!

家仆领命,于是骑马出府,直奔城南龙泉寺中,来见崔州平。

镜头闪回,叙述崔州平之事。

字幕: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人。

父为汉太尉崔烈,兄名崔均,字元平,曾任议郎,举家世为汉臣,忠烈满门。

崔钧少年时即喜交结英豪,颇有名望,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

献帝之初,崔钧与袁绍起兵于山东,共讨董卓。

正因此故,其父崔烈为董卓部下杀害,死于兵乱。

兄崔元平一直想要替父报仇,却不久因病去世,遗恨千古。

崔州平见父死兄亡,遂弃官诰,挂印于堂,带领妻子仆从避乱南下襄阳。

后受水镜先生及史子眇道长以伏龙令所托,崔钧即与石韬字广元、孟建字公威、徐庶字元直四人结为兄弟,亦称“水镜四门徒”

,皆乃鬼谷门溶子。

四人皆奉伏龙令,以徐庶为长,明为诸葛亮之友,实为少帝贴身侍卫,以替少帝探查忠臣义士及汉室宗亲,以重扶汉室为第一要任。

当时诸葛亮在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荆襄之人大都不予认同,惟有崔钧与徐庶等四友知其根本,且认为孔明之才也确实可比管乐,甚有过之。

其后徐庶因老母在当阳长阪被曹纯所掳,遂与石韬北投许都为官,孟建及崔钧则奉孔明之令潜往成都,为刘备入川内应。

孟公威入青城山为观主,崔州平则下榻龙泉寺为火居道人,以此结交益州士人。

经过年余奔走,二人分别结下张松、法正、孟达等人,与其暗通关节,密议已定,欲将益州卖于刘备、孔明。

闪回结束。

张松家仆到至龙泉寺,向崔州平呈递家主书信。

崔州平览书,见是“当面详谈”

四字,便知必有要事相商,即随来人至张松府上。

张松将崔州平迎至内室,叙礼落坐。

于是开门见山,即将张鲁欲兵伐益州,自己献计刘璋,欲请曹操进军汉中之事了,问崔兄有何见教。

崔州平:张鲁仅据汉症巴郡,兵不过十万,车不过千乘。

欲攻益州,岂非笑话!

张松:道长明鉴,所言不差。

刘璋闻其来攻,便即慌急,可见益州易主,是迟早之事。

崔钧:我闻自刘焉死后,旧部赵韪、庞羲皆都怀有异心,只因刘璋温仁,才上书推其继掌益州刺史,以利于自己大权独揽。

上将军沈弥、娄、甘宁等不服刘璋,率兵起事,被赵韪驱至荆州,转投江东孙权。

赵韪其后叛乱,幸得东州兵拼力死战,才得平定,并杀赵韪于江州。

如今东州兵老弱,又无人统领,张鲁来攻,刘季玉不借外兵而何?

张松:正因如此,某进言去向曹操借兵,故此一便准。

崔钧:子乔兄只去朝见子,请曹操引兵攻汉中,却不提请皇叔刘备助兵之事,以免引起刘季玉之疑,真大智也。

张松:虽然如此,为掩人耳目,也只得往许都走上一遭。

依道长之见,曹操肯兵否?

崔钧:曹操经过潼关大战,刚从关中退回中原,其意不在汉中,而在江南孙权。

我料子乔兄今去许都,一定空去白回,曹操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