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魏王,羞恨而亡。
却怎皆为仙长杀之?
于吉:他二人临死之时,你可曾见来?
杨修:未曾。
于吉:这就是也。
我辈神仙杀人,岂能令俗人亲见?但你等可知,二袁如何身死?
在座四人齐道:吐血而亡!
于吉:其二人并非死于一地,亦非死于一时,却死状相同,你道为何?
四人闻言,细思之下无不大惊。
杨修自语道:莫非便是道家仙术,千里追命?
于吉见将他四人唬住,便又道:某言此来是取魏王性命,临淄侯休急。
如今你父已将太子之位传予曹丕,不容更改;太子与你争嗣夺嫡,其仇不共戴。
魏王一死,太子即位后第一件事,便要杀你这个同母兄弟。
但若魏王及太子都死,其得利者,非你临淄侯而谁?
曹植惊喜问道:仙长可使太子死乎?
于吉哂笑,将手一引,但听呛啷一声,曹植肋下长剑已离鞘而出,飞出厅门,在门外李树上转了一遭。
嚓地一下,一根树枝飘摇落地。
四人见此,矫舌不下。
于吉再轻招手,那剑飞回,复入剑鞘之中,乃笑谓四人:此乃某之末技也。
用于诛杀太子曹丕,公等以为若何?
丁仪:道长杀了太子,我四人并无异议。
至于魏王,乃国之梁柱;令徒张角并非死于魏公之手,不可杀之。
不然下诸侯并起,汉室危矣。
曹植、杨修、丁廙听罢,一头称是。
于吉:你四人枉称才能之士,皆孺子之论,妇人之仁,何足成大事?魏王重用你丁氏兄弟,是为大恩乎?我来问你,当初你父丁冲是怎样死的?怕不是善终于床第之间罢!
丁仪:此事仙长如何知道?
于吉:某便恰好知道。
魏王曹操你父死于黄巾盗匪,其实非也。
当年曹操逃出洛阳,因被董卓通缉,便至你家藏匿。
你父款待曹操,因家中无酒,故命厨下杀猪宰羊以待,自往临村沽酒,请曹操宽坐。
那曹操乃惊弓之鸟,又生性多疑,闻后院有磨刀之声,便以为你父令人杀己,自到衙中告搬兵。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提剑到后院,直杀你全家一十三口。
因令母携你兄弟省亲到外公家,才得免其难。
丁仪:胡!
魏王杀人,你曾见来?
于吉:稍安勿躁,待某完。
魏王杀人已毕,忽见后厨缚有一猪一羊,才知错杀好人,但已悔之不及。
遂乘马逃走出庄,半路上却遇你父沽酒归来,便问:“某已令家人杀猪宰羊,今沽酒而归,孟德将欲何往?”
曹操惊不能答,突生急智,回手指道:“你看那追兵来也,某不得不走!”
你父转身看时,却被魏王背后一剑。
可怜本是一番古道热肠,却遭暗算。
此事魏王道是死无对证,却不料那日某与药王门长张仲景路过,隐于树林,看了个一清二楚。
你兄弟二人若不信时,可去南阳宛城,见张神医问个明白。
丁氏兄弟听罢,回思当年随母亲回归家中,在路边及府中所见惨状,与今日于吉所述皆都若合符节,哪里有半点差误?不由哎呀一声,气个倒噎,泪流满面,咬牙切齿。
于吉见他兄弟信了,又转对杨修道:你父太尉杨彪何罪,被魏王屡次无故要杀?若不是孔融相阻,也必户灭三族矣。
杨家世为三公,你今寄身仇人,只作个行军主薄,岂不辱于先人?魏王是你仇人还是恩公,子自思可也。
杨修听了,低头不言。
曹植却是满面通红,羞愧难当。
于吉见他四人皆被自己得心动,便从怀中掏出两包药来,放在案上。
打开看时,皆是草药,一为浅绿,一为墨绿之色,类似茶叶。
四人见此,不知何意,愣怔不已。
于吉道:此为剧毒慢药,乃贫道自山中毒蛇出没之处采之,加以炼制而成。
浅绿者效缓,投于茶水之中,每日一株,连服十日,可引头风之症,两年必死。
墨绿者效,只需一次,拣株投于茶汤之中,食者七日必亡。
其症状类于瘟疫,非神医不可查其缘由。
某去矣,除灭魏王、太子之事,你四人尽情参酌。
罢离坐而起,竟出厅门,倏忽不见。
曹植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