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集 献帝禅魏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汉室原诸侯王为崇德侯,原列侯为关中侯。

山阳公刘协非常满足,愿奉二女为新帝嫔妃,辞帝就国而去。

虽然自己从皇帝降到公爵,矮了一级,却又从曹丕姐夫变成丈人,也算从辈分上扳回一局。

刘协到山阳郡就国,车辆从人逶迤数里,珠宝细软无数。

一路上颇有十数起盗贼与曹魏之臣欲相谋害,都被崔州平、孟公威及徐元直暗中打,不留活口。

徐庶又寻贼中与刘协身量面貌相似者,穿上王服,弃尸于当道,传言山阳公已死。

崔州平、孟公威一路暗中保护,刘协平安到达山阳,对于途中艰险,却是丝毫不知。

禅让大典已毕,曹丕便即下诏:追尊祖父太王曹嵩为太皇帝,父亲武王曹操曰武皇帝,庙号太祖。

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

魏文帝曹丕正位,群臣并颂魏德,抑损前朝之非。

散骑常侍卫臻惟独申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献帝美德。

文帝嘉许道:卿放心,下珍宝,朕当与山阳公共享之。

冬十二月,命改雒阳为洛阳,营建洛阳宫,以其为都城。

原许都改称许昌,取曹家“因许地而昌”

之意。

又出两项新政:其一废除中常侍和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各四人;严禁宦人干政,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命人镌刻于金简,藏于石室之中,以戒子孙。

其二采纳陈群建议,确立九品中正制,将用人权收归中央。

通过九品中正制,魏国实权其后逐步被士族垄断,开创士族政治先河。

曹丕大权独揽,设中书省,皆由士人充任,执掌国家机要。

明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辅政,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削夺藩王权利,以免诸侯国作乱。

同时颁布《日食勿劾太尉诏》,革除无辜归咎股肱大臣之弊端;又颁《禁诽谤诏》及《百官不得干预郡县诏》,杜绝相互诬告与朝臣颐指之世风。

魏国初立,即征拜苏则为侍郑苏则蔑视同僚董昭为人奸佞,与其大为不合。

有次朝会即罢,众臣退于偏殿稍憩,董昭为示亲近,头枕苏则之膝假寐。

苏则却将其头推下,道:某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

董昭闻此,羞愧欲狂。

当时谣言入都,山阳公刘协被害。

苏则同临淄侯曹植皆穿丧服,为汉献帝服孝悲泣。

曹丕只闻曹植如此,朝会时当众道:朕今为帝,有人为山阳公而哭,却是为何?

苏则闻之,须皆竖,便要正颜厉色辩论。

侍中傅巽却知子是曹植,急掐苏则大腿悄言:非公耳。

文帝曹丕看出苏则欲言又止,忽然想起一事,开口问道:卿前番破酒泉、张掖二郡,和西域互通使节。

敦煌献来大珠直径愈寸,朕甚爱之,不知能否再从市上买到?

苏则怒气犹存,闻此趁机答道:陛下若能使国内和睦融洽,王化流布于沙漠,宝珠则不求自来。

若求而得之,则非为珍贵宝珠矣。

曹丕听了,嘿然无语。

其后曹丕出外打猎,苏则陪同。

因槛圈设置不牢,被鹿撞破逃走。

曹丕大怒,脚踩胡床拔出佩刀,命将典守督吏全都抓起来,要处以死罪。

苏则跪地叩拜,为典吏情:臣闻古之圣王,不因禽兽而害人。

今陛下推崇唐尧教化,却因戏猎而杀多吏,臣以为不可,请以死相求!

曹丕赞道:公真乃正直之臣也。

终息其怒,命将督吏全部赦免。

苏则却因刚直太过,而被曹丕忌惮。

镜头转换,按下洛阳,复成都。

细作报到成都:曹丕接受汉帝禅让,自立为大魏皇帝,迁都洛阳。

汉献帝受封为山阳公,传言于就任封国途中遇害,显是曹丕暗中派人所为。

汉中王闻知,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

玄德因此忧虑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

孔明闻此,不由大忧。

虽知刘协被曹丕所害是为谣传,但恐年深日久,下人只知有魏,不复知有汉室。

思索再三,即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欲尊汉中王为帝。

谯周极会凑趣,随即应道:近有祥风庆云之瑞现于成都,帝星见于毕、擘昴之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