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集 弹琴退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p>夫君在世时常对我言,今世上知音,唯诸葛孔明一人,似鲁子敬者,兄弟也。

先夫今墓木已拱,而丞相风采依如往昔,怎令人不生感慨之情!

孔明逊谢,遂以嫂夫人呼之,再次见礼。

蔡文姬:因貂蝉和乔两位贤妹前来寻我,我弟引兵伐魏,魏主令司马懿拒之。

因恐他不知你本来面目,致使刀兵相见,两败俱伤,这才兼程而来,与你二人解和。

但此时非你二人相见之时,你可作引众官退入汉中,此间退兵之事,由我姐妹三人为之足矣。

孔明:弟知貂蝉及乔皆乃骊山老母门下,俱有仙家法术。

但仲达今引十万大军,你三人如何挡得住他?我众官行得慢,且有粮车辎重,若其以铁骑来追,皆为俘虏矣。

文姬:司马懿前番已与我在庄上相认。

你将龙吟古琴留下,将我凤鸣带走,我在这城头之上,以琴声退其十万之敌,且令魏将不疑仲达。

你不信我么?

孔明:《胡茄十八拍》弹之可落飞雁,我如何不信!

只是经此一别,又何日相见?

文姬:待我退了魏兵,依旧还于蔡家庄上隐居。

待你平了下,自然还有相会之日。

二人恋恋不舍之际,乔悄悄嘱咐侍童,命拿一套丞相素日所穿道袍,留下使用。

貂蝉不耐烦起来,冲孔明浅笑道:快去,快去!

又不是当年孩子,何必恋姐情深,在这里啰嗦个没完?心误了下大事!

孔明抱拳一揖,硬起心肠,接过蔡琰凤鸣古琴,率众官出城,一路向南疾行而去。

坐在马上,回城楼,但闻琴声响起,正是文姬边弹边唱《梁甫吟》应答之辞: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镜头转换,月隐星散,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铁蹄不掩琴弦音韵。

魏兵见城门大开,不敢上前,回报都督。

司马懿止住三军,亲引二子到至城下,驻马仰观。

只见一人身披鹤氅,头戴纶巾,引两个绝美童立于身侧,于城上凭栏而坐,正在焚香操琴。

先奏《梁甫吟》,又弹《答梁甫吟》,反复多遍,声振云宵。

此时空中全是乌雀,黑压压地云集城楼之上,盘旋飞舞,蔚为壮观。

司马懿知道《梁甫吟》乃孔明隐居南阳之时而作,但见他反复自问自答,却不明其意。

又见城头既无旗号,更无士兵;城门内外,二十余个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司马昭:莫非城内无军,诸葛亮故作此态?待孩儿杀进城去,擒了孔明。

司马懿挥手制止,又侧耳去听,城头换了曲目,奏起《胡茄十八拍》,曲尽悲凉。

因对此曲更熟,不由大疑,仔细看时,见弹琴者哪里是孔明?分明是蔡琰妆扮。

再看其侧双童,个个明眸皓齿,疑似仙,却也尽是女子。

貂蝉和乔知道已被看破,便冲司马懿展颜一笑。

司马懿瞬间悉数明白,便作大惊失色状,急回马驰至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中而退。

司马师纵马跟上:此乃孔明诡计,城中便是有伏兵,能容下几多人马?父亲即便不冲进城去,绕城放火烧他便是,为何直便要退兵?

司马懿喝道:你省得甚么!

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既城中放不下许多军马,这四周山谷之中,不能藏下百万大军?那城楼上之人,某已看过,并非孔明本人,乃他人假扮,以作诱饵。

若是诱我进城,其必自地道中走了,将我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汝辈岂知?休要废话,且宜退。

司马师暗道:老父亲是被孔明吓得紧了,怎骂自己是狗鳖?

腹内嘀咕,不敢还嘴,只得跟着一路狂奔。

蔡琰等三人见魏军远去,俱各抚掌而笑。

文姬知道司马懿必然复回,将古琴舍于城头,带貂蝉和乔下城,登车而去。

洒扫街道老兵也扔下扫帚,骑马出门,追赶大军而去。

西县只余一座空城,城楼上空乌雀绕飞三匝,哄然而散,不见踪影。

画外音:此便是后世妇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